長期低燒原因有哪些呢 兒童低燒該如何科學處理
小兒體溫若口表在37.5℃-38℃之間長達2周以上,可認為是長期低熱。長期低熱會影響機體的調節功能,并使消化液減少,消化酶活力減低,吸收功能下降,造成負氮平衡,自身的蛋白質分解增多。此時,患兒容易出現虛弱、消瘦,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狀況。因此,對小兒長期低熱一定要尋根究底,及時調治。一旦小兒出現長期低熱,身為家長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
長期低燒原因各異
小兒低熱是指體溫在37.5~38℃持續2星期以上,往往伴有食欲不振、疲乏或其他疾病表現的一種情況。在夏天低熱的小兒較多見,一般的檢查沒有發現什么異常,從而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正常人的體溫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例如環境溫度較高或劇烈活動后均可使體溫略增。一般來說午后體溫較清晨略高,但兩者的差別不超過1℃。年齡越小,體溫調節功能越不完善,所以早產兒、新生兒、體質虛弱者體溫容易有波動,如果沒有其他伴隨癥狀,就不算是病理現象。對于體質虛弱者來說,往往采用中藥治療效果較好。
小兒低熱首先要考慮是否有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慢性中耳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活動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風濕病等,個別要考慮白血病和其他惡性腫瘤。小于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癥。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于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癥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例如腎臟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需要以手術治療。
為了幫助醫生掌握更多的資料,以便明確診斷,就診前家長應詳細記錄小兒每日的體溫變化情況一般每4~6小時測定一次體溫,持續1星期以上,并記錄各種伴隨癥狀,如食欲變化,有無乏力、面部潮紅、盜汗、咳嗽以及 尿頻、尿急、尿痛、關節痛等,以供醫生診斷時參考。
幾度算發燒:兒童的體溫在36.2℃~38℃為正常。一般定義:肛溫高于37.8℃,口溫高于37.3℃,腋溫高于36.8℃為發燒。現在用耳溫槍的機會較多,耳溫槍所量的溫度與肛溫相近,均稱為“核心溫度”(coretemperature)。
兒童低燒對身體有什么危害
夏季引發的兒童低燒的疾病有很多,如最為常見的感冒、傷風等,消化不良等,皆會引發兒童低燒不退,另外各種炎癥也是兒童低燒不退的重要因素。兒童發生低燒時,通常表現為:食欲改變,身體乏力、盜汗、面部潮紅、手足心熱、咳嗽、尿頻、尿痛、關節疼痛、便秘、神萎等等。家長可根據以上癥狀初步判斷兒童是否發生低燒疾病。
孩子發燒時,家長的頭腦需要沉著冷靜,不要驚慌失措胡亂處理。首先確定兒童表現的癥狀,而后查看家中是否存有兒童類退燒藥品,如優卡丹等此類受到中國疾控中心推薦的專業兒童退燒藥品,在退燒的同時,治療并預防小兒感冒。同時使用物理降溫法為兒童降低體熱,如使用涼毛巾敷前額,或在頭頸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兒的頭部、胸部、四肢、手掌等處,以此快速為患兒降低身體熱量,為藥物治療帶來很好的輔助作用。
如果不知道患兒病因,切勿亂下結論,應在為患兒服用專業退燒藥后,盡快到醫院確診病情,以免患兒產生炎癥。若醫生確診患兒病情及病因后,就需按時用藥,因為中途停藥會影響療效,使得病菌對藥品產生相對抗性,嚴重時有可能導致病菌變異,致使患兒疾病加深。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