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如何堅持母乳喂養 職場媽媽使用吸奶器要避免三誤區
上班媽媽和母乳喂養似乎是兩個矛盾的概念,但其實不然,事實上,有很多上班媽媽都在堅持母乳喂養。母乳是0~1歲嬰兒的最佳食物,讓寶寶吃到盡量多的母乳很重要。
上班前應做哪些準備
有些媽媽很幸運,家離工作地點很近,可以在工作間歇時間回家喂奶,或是請人把寶寶抱到辦公室去。如果你也是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不過,大多數媽媽都需要在上班期間把母乳擠出來,保存在冰箱里,然后第二天請人用奶瓶喂給寶寶。如果你也是這種,最妥善的做法是在重新開始上班前一個月左右開始做各項準備工作:
· 練習用吸奶器。購買一個適合你的便攜式吸奶器,全自動的或手動的都可以。在練習的同時,還可以冷凍儲存大量母乳。
· 幫寶寶適應用奶瓶吃奶,這可能需要花些時間。
· 找合適的人照看寶寶,幫她學習把你擠出的母乳用奶瓶喂給寶寶。
· 買幾個防漏乳墊和上班時可以替換的上衣,以防上班期間漏奶。
如何吸奶、存奶、熱奶
首先和你的上司溝通好,請他理解你需要利用工作間歇吸奶,還需要使用辦公室內冰箱里的一些空間。你可以利用視線封閉的空閑小會議室,或是干凈衛生的洗手間。
吸奶
有些媽媽愿意用手擠奶,因為她們認為這是最自然的方式。你可以在洗凈手后,把你的拇指和其他手指分開,分別按在乳暈的兩側邊緣,離乳頭約2.5厘米,然后手指朝向胸腔壁擠壓,就可擠出乳汁了。用干凈的寬口容器來收集乳汁。
大多數媽媽還是覺得用吸奶器會更快、更容易些。首先洗凈你的雙手和乳房,把吸奶器的塑料罩杯放在你乳房上,位置要放正,然后按下開關或是擠壓手動裝置就可以了。記住每次使用后,要立即清洗吸奶器的各個部件。
儲存母乳
把吸出來的母乳裝在奶瓶或密封的母乳保鮮袋中,放在冰箱里保存。最好每一瓶的奶量剛好夠寶寶吃一頓。記得先在容器上注明“生產日期”。冷藏的新鮮乳汁應該在72小時內食用,但在冰箱冷凍室里則可以保存至少3個月。母乳一旦冷凍,抵抗病菌的能力也許就不那么好了,不過還是要比配方奶好得多。
熱奶
加熱或是解凍你的母乳時,最好把裝奶的容器泡在溫水里。不要用微波爐,那會破壞乳汁中的營養成分,而且也容易加熱不勻。你也可以提前把冷凍的奶放到冷藏室中解凍,再適當加熱。加熱后的母乳如果沒有吃光,最好扔掉。
職場媽媽知多些:使用吸奶器勿踏進這些誤區
誤區一:因怕痛用吸奶器代替寶寶吸吮
剛開始給寶寶喂奶時,大多數產婦都會有乳頭疼痛的感覺。這種現象很正常,因為女性的乳頭很嬌嫩,被孩子大力吸后就會感到疼痛。但現在一些“嬌氣”的媽媽卻因為怕痛很快就放棄了哺乳,要么給孩子喂奶粉,要么使用吸奶器,結果使乳腺無法得到及時的疏通。用吸奶器吸奶肯定沒有讓寶寶直接吮吸那么痛,但再好的吸奶器也不如寶寶直接的吮吸有利于乳腺的疏通。而且,用吸奶器吸出的奶,還要再用奶瓶喂給寶寶吃,容易使寶寶產生乳頭錯覺。
誤區二:過度使用吸奶器會損傷乳頭
有些媽媽以為吸奶器是萬能的,殊不知如果使用不當,吸奶器同樣會損傷乳頭。如果在乳腺管沒有疏通的情況下使用吸奶器,反而可能越吸越堵。其實,女性的乳腺管分布就像一把傘,假如上面的乳腺管堵塞,光吸乳頭和乳暈部分是吸不出奶的。由于吸奶器吸奶時會加壓在乳房上,時間一長會使局部軟組織損傷,進而造成水腫。
誤區三:奶過多不懂用吸奶器吸出
還有一部分媽媽奶水特別多,寶寶吃不完,卻不懂得用吸奶器把多余的乳擠出來。這樣也容易導致乳腺堵塞。奶水尤其是后乳營養特別豐富,如果長時間堵塞在乳腺管內,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病理性乳脹,此時乳房摸上去感覺特別痛,媽媽們往往很痛苦,有些媽媽還會發燒,甚至患上乳腺炎。此外,寶寶剛開始吃奶時,如果媽媽乳房中積了太多奶,出現噴乳反射,導致孩子來不及吞咽,很容易嗆到,或干脆拒絕吸奶。而且乳房脹得太大時,孩子也不容易含住乳暈。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