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癥的5大警報 女性不孕該如何預防
女性在生活之中,睡姿不正確,不但是危害很大,還是在最后易引發有關的不孕不育的情況發生的,很多人都知道,不孕是多么嚴重的事情,那么,在平時的時候,我們該是怎么避免這樣的情況呢,還是先去了解有關的知識吧。
女人睡姿不正確或會惹上不孕大禍
對于女性來說,睡眠保持一定的充足時間、或者是有關的睡眠質量是否良好是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長壽的必要知識之一。但是,生活上的一些女性,自己常見的睡眠姿勢都是包含了仰臥、以及側臥和俯臥。俯臥睡覺的女性不多,因為這種姿勢易使胸部受壓,影響呼吸。對發育中的青少年女性而言,這一姿勢還會影響胸廓和乳房發育,所以要盡量避免。
仰臥睡覺看似不影響身體各器官,其實在女性生殖系統的正常解剖中,子宮的位置應該是前傾前屈位,但有研究發現,大多數后位子宮與仰臥位睡姿有關。
子宮能處于前傾前屈位,有賴于子宮韌帶,而后位子宮倒向骶骨凹,尤其是后屈的子宮,使整個子宮體全都躺在骶骨凹內,將骶骨凹堵塞得嚴嚴實實,并壓迫骶前神經組織,容易產生腰酸、下腹墜脹等不適。月經前,子宮體和骶骨前的軟組織充血、水腫,更易增加后位子宮對神經組織的壓迫,加重癥狀。
女性不孕癥的5大警報
女性不孕癥的警報之一:患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很常見的婦科疾病。當女性發現,自己有不正常的出血、痛經、周期性的直腸和肛門墜脹等臨床表現,并伴隨腰痛和月經痛等疼痛反應時,就應考慮自己有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可能。此癥可導致75%的女性不孕,不能掉以輕心。
女性不孕癥的警報之二:患子宮內膜結核
肺結核是常見的疾病,如果經血行播散侵入輸卵管或子宮內膜,容易導致女性不孕。該病的嚴重病例癥狀明顯,除生殖器的病變外,還伴有全身癥狀,女性朋友應積極防治。因為考慮到要懷孕的因素,建議得該病的女性采用中藥治療,減少副作用。
女性不孕癥的警報之三:有闌尾炎病史
很多人不知道,闌尾炎不僅容易引起日后女性發生宮外孕,而且由于闌尾炎穿孔還可能造成輸卵管梗塞,進而導致女性不孕癥。因此這個問題應引起大家重視。
女性不孕癥的警報之四:多次墮胎
墮胎是女性意外懷孕的主要挽救措施,但是多次墮胎可能導致刮宮過重,累及部分子宮膜的基底層,使受精卵很難著床。其次,墮胎術后易感染,可引起婦科炎癥,進而影響精子的活動力和生存時間。這些都會使得受孕率降低。比如,輸卵管炎癥就有可能影響精子與卵子的結合。
女性不孕癥的警報之五:異常肥胖
不少肥胖都是由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若女性內分泌功能紊亂,不但會引起肥胖,還會影響女性排卵,導致不孕。這種不孕,在中醫中稱為痰濕阻滯而致的不孕。因此,因該原因不孕的女性,只能在控制體重并使其不再增加的時候,才有可能使月經恢復正常進而受孕。
女性不孕該如何預防
預防不孕不育就要做到有病就早治療,像盆腔炎如果及早的治療就不會變成慢性的,這樣就可以控制,但是一旦轉變成慢性的盆腔炎,就會造成輸卵管粘連、阻塞而致不孕;再如男性患腮腺炎,往往會引起睪丸炎。如能及早治療,可避免睪丸炎的發生。
減少流產的次數,重視第一胎的孕育,因為反復的人流會引起感染造成子宮內膜炎、輸卵管卵巢炎,或形成附件炎性包塊而致不孕;患者要保持心情開朗,減少精神緊張,過度的緊張會干擾內分泌功能,而難以受孕。
想要預防女性不孕的發生就需要做到避免過度減肥,保護好卵巢,如果過度的減肥,特別是服用減肥藥的患者,很容易導致中樞神經和內分泌紊亂,引起雌、孕激素分泌減少,使月經周期紊亂、排卵障礙而無法受孕;患者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不要吸煙喝酒,因為酒精和尼古丁會影響精子的質量,導致性功能障礙和卵巢功能失調,自然就不會懷孕。
調節自己的生活規律也是預防不孕不育的方法之一,現在的人們每天的生活壓力很大,每天工作時間很長,這樣更要調節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保證精子和卵子的質量;注意自我的保護,不要接觸有害物質,一些從事特殊行業的朋友,要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提高受孕率。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