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剖宮產更好 剖腹產術后該如何自我護理
現在大家都知道順產不僅有利于媽媽產后恢復,產道擠壓對寶寶更健康,而且還對生第二胎有好處,于是準媽媽們個個都英勇地想要順產,可在某些情況下,剖宮產其實是更安全的選擇。即使打算順產,準媽媽及其家屬也應該對剖宮產有一些了解,以備緊急情況發生。
哪些情況下,剖宮產更好
有時候剖宮產是計劃好的,有時候是進了產房才臨時改成剖宮產的,不論是哪種情況,都是為了讓準媽媽更加安全地將寶寶生下來。
●分娩止步不前 這是將順產改成剖宮產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例如,準媽媽的宮縮一直很強烈,但是宮頸卻擴張得不夠,或者是寶寶的頭部太大不能通過產道,這樣持續幾個小時對媽媽和寶寶都很危險,剖宮產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胎寶寶的氧氣不足 當醫生發現寶寶的供氧不足或者是心跳異常的時候,可能會選擇剖宮產。
●胎寶寶的位置不好 如果寶寶的腳或者臀部首先進入了產道(臀位難產)或者是寶寶的肩膀先進入了產道(橫位難產),那剖宮產是更為安全的選擇。
●不止一個胎寶寶 如果是多胎妊娠,也就是雙胞胎、三胞胎等情況,那其中一個或者多個寶寶的位置可能并不適合順產,需要接受剖宮產。
●臍帶有問題 如果臍帶比寶寶更先進入到宮頸或者臍帶在宮縮的時候被子宮擠壓到,醫生會建議改成剖宮產。
●準媽媽健康有問題 如果準媽媽本身的疾病有可能導致順產發生危險,例如心臟病或者高血壓,那醫生可能建議她接受剖宮產。還有一些情況,例如準媽媽患有生殖器皰疹或者HIV一類的疾病,順產可能導致寶寶感染疾病,醫生也會選擇剖宮產。
●胎寶寶健康有問題 如果產檢時發現胎寶寶的發育有某些問題,例如腦積水,那剖宮產對寶寶來說更健康。
●準媽媽以前有過剖宮產 如果經歷過剖宮產,在以后的分娩中,因為上次的子宮切口類型不同或者其他因素,有的準媽媽可以嘗試順產,有的準媽媽最好再次選擇剖宮產,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
如果剖宮產是提前安排好的,準媽媽之前可能需要跟麻醉師討論麻醉方式,接受血檢,做好手術中需要輸血的準備。如果是因為準媽媽或者胎兒的健康問題而必須要提前進行剖宮產(懷孕39周以前),那醫生可能再見檢查一下胎兒的肺部功能,判斷胎寶寶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正式來到這個世界,或者使用藥物加速胎兒的肺部發育。
即使準媽媽本來打算順產,也有必要做好可能改為剖宮產的準備。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準媽媽不妨與醫生討論,自己是否有可能臨時改為剖宮產,在遇到哪些狀況的時候,剖宮產是比順產更好的選擇。準爸爸也最好與準媽媽一起了解這些情況,以便面臨緊急狀況的時候,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斷與醫生配合,節約下緊急狀況發生時醫生對家屬解釋的時間。
11類孕婦確實需要剖腹產
1、孕婦的骨盆明顯狹小或畸形;
2、陰道、軟產道、盆腔、宮頸出現特殊病變或畸形;
3、胎位有異常,如橫位、臀位;
4、產前出血;
5、子宮有疤痕;
6、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病情嚴重;
7、先兆子宮破裂;
8、做過生殖器修補;
9、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
10、胎兒體重超過4千克,或出現宮內缺氧、臍帶脫垂等;
11、前置胎盤。
剖腹產術后的自我護理
1、術后加強自我保健,對于順利康復是很重要的。
2、術后三天內配合輸液,以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術后六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后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3、及早活動,是防止腸粘連、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后六小時就可起床活動。
4、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
5、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一般于手術后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后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 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體溫如超過37.4℃,則不宜強行出院?;丶乙恢軆龋詈妹刻煜挛鐪y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后出血:回家后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
9、及時采取避孕措施:房事一般于產后42天、惡露完全干凈后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后3個月應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因為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產,會特別危險。
10、注意經期傷口疼痛:傷口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時有所見,表現為經期傷口處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后期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