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該怎么補充營養 補鹽有助早產兒智力發育
對于早產兒的護理,一直是很多媽媽關心的問題,早產兒的護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吃什么有助于早產寶寶的智力發育呢?小編告訴你。
育兒專家認為,給早產兒補鹽對其智力發育非常有益,這種益處可一直持續到十來歲。
給早產兒補鹽有助于智力發育
1、在早產兒的發育過程中,給其補充鹽分對寶寶智力發育是非常有益的。
2、一般和足月生的嬰兒相比,早產8周或8周以上的小嬰兒會在尿中流失更多的鈉元素,因此,給早產兒在開始兩個星期補充鹽分已成為醫院的常規做法。
3、育兒專家曾對兩組早產兒進行了為期13年的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那些在出生后補充鹽分的嬰兒,在智商測驗中的得分要比沒有補充鹽分的嬰兒高出13%。此外,他們在記憶力和語言方面的測試也表現得更為出色。
4、醫生們注意到,這些嬰兒只在出生頭兩周里補充了鹽分,其后,這些嬰兒再也沒有補充過鹽分,但那時攝取的鈉元素卻對他們今后的身心發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5、早產兒因為比足月生的寶寶先出生,因此,早產寶寶的護理尤為重要。
育兒專家提醒,給早產寶寶補充鹽分有助于其智力發育。媽媽們,如果你家也有早產寶寶,不妨試試給寶寶補充鹽分吧。
早產兒喂養
1、母乳喂養最為營養。
因為早產兒的新媽媽會本能地分泌特殊乳汁,來滿足早產兒的需求。
2、而且母乳是早產兒最容易消化吸收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鈣磷的比例也比較適合,符合早產兒需要的營養成分,而且早產兒新媽媽乳汁的蛋白質含量要比足月新媽媽的高80%。
因為早產兒的胃容量很小,應少喂多餐,時間間隔宜短。
3、早產兒如果實在沒辦法純母乳喂養,盡量選擇母乳和早產兒專用奶粉混合喂養。
4、由于早產兒出院后很多采用混合喂養,用奶瓶喂養時,奶頭孔眼不宜過大,避免引起嗆咳,奶頭孔眼不宜太小,以免吸吮費力,引起疲勞。吸吮和吞咽能力差的早產兒,可使用套有膠管的滴管喂養,喂完后側臥。
5、早產兒生長快,又儲備不足,維生素A、B、C、E、K、鈣、鎂、鋅、銅、鐵等也應分別在生后一周至兩周開始補充,最好母乳混喂養。
因為母乳中含人體必需的元素,蛋白質、脂肪酸、抗體的含量都高,正好適合快速生長的早產兒需要。
早產兒需要什么營養物?
1、能量
早產兒要達到適當的體重常會遇到許多阻礙,如吞咽能力、小腸機能障礙、胃食道逆流和吸收不良脂肪、糖類的消化差等,都是造成能量利用性較低的原因。此外,隔離較少(出保溫箱)的早產兒在能量貯存不多的情況下,用生長所需的熱量來維持體溫,也會促使皮下脂肪減少,使代謝速度增加。早產兒生長所需熱量每天約為105~130卡/千克。體重2千克的早產兒每天約需260~320毫升的奶水。
2、水分
脫水是常見的問題。體重1千克的早產兒的水分喪失是足月兒的2~3倍。早產兒腎臟稀釋和濃縮能力較低,特別是當體重低于1千克時,若每天的液體攝取量少于80毫升/千克,將造成脫水,產生代謝性酸中毒。當每天液體供給超過200毫升/千克,又會造成液體過度負荷和充血性心臟病。
3、糖類
糖類是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胎兒在母體內主要利用葡萄糖,而在出生后由喂食開始接觸到雙糖。不過,早產兒雙糖分解酵素均有不足現象。母奶及配方奶約含40%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可加強鈣的保留及吸收。懷孕24周就出生的早產兒,消化乳糖的能力極低,乳糖酵素活性只有足月兒的30%。
4、脂質
早產兒的膽汁及胰脂解酵素濃度較低,容易造成脂肪消化不良。母奶中含膽鹽可刺激脂解酵素,因此脂肪消化比牛奶好,且早產兒的母乳含有接近50%的脂肪是中鏈脂肪酸,約為足月兒母乳的2倍。
5、蛋白質
懷孕3個月之后,胎兒小腸已建立了對胺基酸的主動運輸系統,同時肝臟也能合成主要的血漿蛋白質。因此,早產兒有能力消化吸收蛋白質。牛奶中蛋白質成分,乳清蛋白比酪蛋白容易消化。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