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錯家長莫著急 應對孩子犯錯用7技巧
學齡前兒童常常會犯錯,作為家長要適時的教育孩子或懲罰孩子。然而,只有利用科學正確的方法才會有正面的作用,不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在這里,小編就來教你幾招,看看怎樣處理孩子犯錯吧。
孩子犯錯的處理原則
犯錯就要處罰。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片玻璃打碎,雖非故意,你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要把你的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才準看電視,你就要對他講得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準看電視。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教而罰。
在懲罰之前,先對孩子警告,一兩次警告就會讓孩子警惕,他必須改正自己的行為,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懲罰的開始與結果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都充滿了怨憤氣息。懲罰完畢,一切便算過去。
犯錯誤之后,立即懲罰。媽媽常對孩子說的那句“爸爸回家后就有你瞧的啦!”的口頭禪,并不適合實際情形。尤其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更壞。因為小孩子沒什么時間觀念,等到他被懲罰時,他早忘了懲罰的原因了。大一點的孩子如犯了重大錯誤也需要立刻處罰。母親如果能立刻把父親叫回家來,父親在當場懲罰要比等他下班回家來再懲罰有效。
在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們為什么受罰。
要言出必行。假如你警告過孩子當他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那么在他犯錯后,你就一定要實行你懲罰的諾言。假如你不處罰,你以后便難以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就失去了恫嚇作用。
孩子犯錯后,有哪些處理技巧呢?
孩子犯錯的處理技巧
沉默: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 親子早教,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低聲:家長應以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暗示:孩子犯有過失,如果家長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不直接批評他的過失,孩子會很快明白家長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長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換個立場:當孩子惹了麻煩遭到父母的責罵時,往往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責罵。此時最有效的方法,是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系時,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個人,你會怎么解釋”這就會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么會使大部分孩子發現自己也有過錯,并會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責任嫁禍他人的錯誤。
適時適度: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仿佛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因此,家長批評孩子要趁熱打鐵,不能拖拉,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在孩子犯錯后,家長可以說什么呢?
孩子犯錯,說什么
“發生什么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你的感覺如何?”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里受到的沖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么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你想要怎樣?”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么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
“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么,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這些方法的后果會怎樣?”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后果會是什么?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你決定怎么做?”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么決定,然后又告訴他不可以這么決定。這樣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你希望我做什么?”并且表示支持。等到事情過去之后,問他最后。
“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么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家長教育犯錯的孩子,要理智哦。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