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母乳喂養的嬰兒,在生后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亦不會達原有程度,隨著母乳喂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后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為了順利推廣母乳喂養也應引起重視。那么,母乳性黃疸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母乳性黃疸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1、繼續母乳喂養:不主張為診斷而停母乳。正確的做法是鼓勵母親繼續喂奶,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養的方法。早發型母乳喂養性黃疸鼓勵頻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的黃疸及一般狀況、吃奶及體重增長情況。
2、干預措施:當出現高膽紅素血癥時,根據情況采取停母乳及其他干預措施。各種干預手段以盡可能不影響母乳喂養為前提,盡快降低膽紅素水平。目前比較公認的干預標準為血清膽紅素275~425μmol/L(16~25mg/dl)時停母乳,改配方奶喂養2天以上,直到膽紅素降到安全范圍再恢復母乳,300~375μmol/L(17.6~22mg/dl)時,暫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時給予光療。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重時應該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早產未成熟兒,血清膽紅素達到170μmol/L時應停母乳給予光療。
晚發型母乳性黃疸,血清膽紅素<257μmol/L(15mg/dl)時不需停母乳;>257μmol/L(15mg/dl)時,暫停母乳3天;>342μmol/L(20mg/dl)時則加光療,一般不需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漿治療。
3、支持療法,同時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
4、酶誘導劑,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
(二)預后
母乳性黃疸的愈后良好。但最近仍有測定腦干聽覺誘發電位,發現一組膽紅素濃度256~427μmol/L(15~25mg/dl)母乳性黃疸患兒有1/3異常,將膽紅素降至正常,則此改變消失。提示母乳性黃疸有導致輕微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可能,應注意合理處理。喂母乳的早產兒比喂配方奶的早產兒更易發生黃疸且黃疸延遲消退。由于早產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膽紅素易透過血腦屏障產生神經毒性。早產兒母乳性黃疸與膽紅素神經毒性關系處于研究階段,初步認為對于早產兒母乳性黃疸應相對積極,因為由于母乳性黃疸帶來的神經毒性不應忽視。
母乳性黃疸中醫治療方法
中藥方
方劑1:金錢草15g,梔子6g,茵陳9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新生兒黃疸。
方劑2:茵陳、茯苓各20g,梔子、白術各15g,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干結者去除白術,加大黃5g,枳實5g;發熱煩躁,舌質絳紅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適應癥:新生兒黃疸濕熱證。
方劑3:黃連、茵陳、云苓各10g,黃柏、黃芩、梔子各6g。
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調成藥餅。貼于肚臍,外用熱水袋溫暖肚臍。
適應癥:胎黃不退先天不足,氣血兩虛證。
食療法
方劑1:蟬蛻0.5g,綠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新生兒黃疸。
方劑2:鮮蘑菇或番薯適量。
制用法:做菜煮湯。食用。
適應癥:新生兒黃疸陰黃證。
方劑3:冬瓜皮、玉米葉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新生兒黃疸。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