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胎齡越短,嬰兒體重越小身長越短。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 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premature infant)。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少數確恬早產兒而體重超過2,500g,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仍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凡因胎盤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體重減輕到該胎齡正常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較平均數低兩個標準差以下者稱為小于胎齡兒(小樣兒,成熟不良兒,small-for-date infant,undersized infant,dysmaturity)。亦把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low birth weight infant),把出生體重低于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于胎齡者。那么,早產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措施
產時處理
早產兒出生時必須注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并發癥,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為了預防窒息,產程中最好不用對胎兒呼吸中樞有影響的麻醉、鎮靜藥。胎頭娩出時,先將胎兒口、鼻腔內的粘液擠出。未清除干凈者,可在胎全部娩出時用消毒吸管吸清,必要時用氣管內插管。口內勿用紗布揩,以免擦傷粘膜促成感染。有呼吸困難或青紫者及時給氧。待斷臍完畢,用消毒植物油紗布輕輕揩去頸下、腋下、腹股溝等皺褶處過多的胎脂,然后裹以布類。用0.25%氯霉素或0.5%新霉素眼藥水滴眼,預防結膜炎。處理就緒后,盡快轉入已調節好溫度的早產兒暖箱內。
護理方法
初生的早產兒入室后應先安靜4小時,頭側向一邊,使口內粘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時輕換體位1次。每4小時測體溫1次,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不應超過1℃。如已穩定在36~37℃間3次以上,可改為每日上午時及下午時各測1次。若體溫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時測1次。
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難或青紫、情況欠佳者為限,勿以氧吸入當作常規。一般給氧數小時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時便可停止。如體重奪1000g以下的早產兒,可持續1晝夜。持續給氧最好不超過3天。禁忌放氧過事、濃度過高,時間過長,以免損傷嬰兒 的眼及肺。哺喂時容易發紺的嬰兒,可于哺喂前后給予數分鐘氧吸入。
早產兒在臍帶脫落、創口愈合后才予沐浴。在不沐浴時,上半身在暖箱內進行擦澡護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體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輕擦皺褶處,以保護皮膚。護理中著重做好下列三點:
1。保暖 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困難,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
早產鍺衣著以輕柔軟暖、簡便易穿為宜,尿布也要柔軟容易吸水為佳,所有衣著宜用帶系結,忌用別針和鈕扣。睡暖箱者,除測體重外,護理工作盡量在暖內進行,操作時應邊門內進入,非萬不得已才打開箱蓋,以免箱內溫度波動過大。
凡體重增達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況良好,室溫維持在24℃時,在不加熱的暖箱內保持正常體溫,和每3小時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體重繼續上升者,可出暖箱。
2。由于早產兒生長發育較快,正確的喂養比足月兒更重要。生后開始喂養時間:一般早產兒可于生后2~4小時開始喂糖水,試喂1~2次無嘔吐者,6~8小時后再改喂奶液。曾發生過青紫、呼吸困難、體重過低或用手術產出者,可用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60ml/kg/d,或應用全靜脈和部份高營養液,情況好轉后才改口服。
喂奶間隔時間:可根據不同體重安排,1000g以下每小時喂1次,1001~1500g者1.5小時1次,1,501~2,000g者2小時1次,2001~2500g者每3小時1次。夜間均可適當延長。如遇到攝入量不足,一般情況欠佳,吮吸力差,胃納欠佳易吐的嬰兒,白天晚間均以少量多次為宜。
喂奶方法:按早產兒具體情況而定。
1)直接哺喂母奶:出生體重較大已有吮吸能力的可試用此法。
2)奶瓶喂養:也只能用于體重較大的并已有吮吸力的早產兒。用小號奶瓶,奶液不易轉冷。橡皮奶頭要軟,開孔2~3個,大小以倒置時奶液適能滴出為度。流奶過快,來不及吞咽,易致窒息;流奶過慢,吮吸費力,易使疲倦而拒食。
3)胃管喂養:適用于吮吸吞咽能力不全,體重較低的早產兒。插時不宜過急,先用鑷子將胃管插入1~2cm后,再插入1~2cm。一般通過上鼻甲后即無多大阻力,插好后檢查咽喉是否見該管直線往下;再將體外端管口置入溫開水中查看有無氣泡,該氣泡是否與呼吸有關;若無關,再試注2ml溫開水入管內。用上述三步即可檢查鼻胃管是否插入胃中。胃管體外段末端引至暖箱外面套接于20或30ml注射器外管,掛于奶架上,即可灌奶。胃管內空氣向上排除后,奶液便可自動漸漸流入。每次流奶完畢,再倒2~3ml溫開水,沖洗管腔。
孕周小于32周,體重小于1,500g者,輸入各種和人奶近似的氨基酸和脂類、10%葡萄糖、各種維生素和電解質,65~100ml/kg/d,最多勿超過3天。對于消化道畸形手術后暫時不能喂養或嚴重的呼吸系疾病,低體重兒等攝入量不足者,也可采用消化道外頸靜脈補充營養。
喂哺早產兒以母乳最為相宜,應盡量鼓勵產婦維持母奶。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也可考慮用早產兒配方奶人工喂養。早產兒對糖的消化吸收最好,其次為蛋白質,對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差。因此以半脫脂奶較為理想。
3。防止感染 早產兒室應該有空氣調節設備,保持恒溫、恒濕和空氣新鮮。
初生后應側向右睡,以防嘔吐物吸入。平時經常調換臥位,以助肺部循環和防止肺炎。一般可在喂奶后側向右,換尿布后側向左,用奶瓶喂奶時最好左手托起頭、背或抱喂。喂后輕拍背部使喛氣后再側臥。易吐的可取半坐臥式片刻,以免奶液吸入呼吸道或嘔吐后流入外耳道引起感染。一旦發現有感染,患兒即應隔離。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