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癥的診斷依據
嬰兒痙攣癥由美國醫生Gibbs等首次命名,直到1989年國際抗癲癇聯盟有關癲癇及癲癇綜合征的分類中才將其定義為一種新的癲癇綜合征,稱為West綜合征。認為其是一種伴發兩側半球非對稱性“高度節律失調”腦電圖特征的癥狀性或隱源性癲癇,屬全身發作性癲癇。現一致同意將嬰兒痙攣癥分為癥狀性和特發性兩大類。
50%~77%的嬰兒痙攣癥在出生后3~7月發病,93%在2歲前發病,2歲后發病者約為2%,部分患者在出生后數天至數周出現孤立的、不規則束性肌痙攣發作。
1、臨床表現:體軸性痙攣發作為嬰兒痙攣癥最先出現的發作形式,多在覺醒時出現。痙攣開始時表現為肌肉收縮,持續0.5~2秒,緊接著是強直,一般持續10秒。肌收縮前常伴隨一聲尖叫、或大笑。痙攣可僅累積頸部,表現為微微點頭,也可出現上肢上舉或表現為眼球運動受限。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是診斷要點。肌痙攣表現有屈曲和伸性痙攣兩種,可交替出現。伸性痙攣表現為突發的頸部和下肢末端伸直,上臂伸展內收。屈曲性痙攣僅表現為頸部、四肢末端屈曲,上肢的內收,呈蝦米樣。有12%~42.3%的病人在嬰兒痙攣癥出現前或同時伴有其他類型癲癇,包括部分性和全身性發作。同時會出現智、體及精神的發育遲滯。
2、腦電圖特征:發作期主要改變有:短程低頻腦波;多向棘波;彌漫性慢波或尖慢波;雙側顳枕區高幅雙向尖波;爆發性高幅非典型棘波繼以短程低頻快節律。發作間期的典型腦電圖特征是高度節律失調。
3、4/5的嬰兒痙攣癥在CT、MRI、誘發電位、SPECT、PET等檢查中可有陽性發現。
嬰兒痙攣癥與Lennox-Gastaut綜合征的鑒別十分困難,因為很多癥狀性嬰兒痙攣癥都會演變成Lennox-Gastaut綜合征,但后者還具有其他發作形式以及慢棘-慢或尖波腦電圖。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