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孝順需要家長從小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呢?爸爸媽媽們,孝順的孩子是需要從小培養的。長大后如果孩子不孝順或許是從小沒有著重培養而造成的。所以,培養孩子的孝心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快來一起看看方法吧。
孩子沒有孝心的原因
父母只重視智力開發:多家長都將孩子的成長等同于孩子的學習好壞,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學習上,認為孩子學習好就可以“一好百好”,其他方面都可以逐漸完善。對品德、勞動等方面幾乎不做任何要求。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忽視孩子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可想而知。
父母的溺愛:父母對兒女過分地溺愛、嬌慣,常常順著孩子的性子,孩子就算有錯也不忍心斥責他們。如此一來,養成了孩子嬌縱的習氣,在心情不好時,隨意頂撞父母,不能很好地控制約束自己。
孩子養成了習慣:孩子平時被寵壞了,養成了習慣。父母總把好吃的給孩子,孩子心安理得習慣了;父母總把孩子的事情包辦了,孩子泰然處之習慣了;父母身體不舒服,孩子不關心父母也成習慣了……久而久之,孩子怎會懂得孝順?
孩子情緒不穩定:孩子由于年齡的原因,情緒往往不穩定,有著矛盾的情感,遇到一些問題時不能冷靜面對,不容易很好地處理;如果與父母在某些事情上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容易產生分歧,出現一些過激現象。
父母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本身對長輩不懂得孝順,不尊敬、關懷,乃至逃避贍養義務、虐待及遺棄老人的做法,扭曲了孩子的心靈,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耳濡目染下,孩子怎么能學會孝順父母呢。
想要培養孩子的孝心,家長可以這樣做呢?
家長培養孩子孝心的方法
身教重于言教:有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 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里的水濺了出 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廣告畫面定格在這兒,廣告語說:“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啊,孝心就 是這樣學會的,就是這樣傳遞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樣下養成的。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一顆孝心、懂得愛,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因為 “身教重于言教”。
學會感恩: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恩源于良心、良知、良能,這是孝心的親情基礎。然而,感恩這種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通過教育。做家長的應有意識地 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因此父母不妨經常給孩子講講自己一天的情況: 起床、做飯、洗衣服、整理家務、上班等,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如何關心孩子,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樣心疼,怎樣整夜地不睡覺護理孩子……細節最能感染人。知 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報恩。要讓孩子從小養成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愛護父母的好習慣,如為媽媽梳梳頭,給爸爸捶捶背等等。
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 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嘗到為別人付 出的快樂。當孩子“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感和責任感。這也是當代孩子最缺乏的。因為他們平時只 知道接受愛,而不知道付出愛,沒有學會關心和感激。家長千萬不要這樣想:孩子還年幼,主要任務是學習,只要學習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轉變觀念:不要 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好孩子的標準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個重要的標準。常言道:“3歲看大,8歲看老”。因為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的不良 習慣長大了也是難以改變的。
制定家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長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規是不可缺少的。家長可與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 敬父母”行為規范。我提出“五要五不要”供家長參考。“五要”是要了解父母,要親近父母,要關心父母,要尊重父母,要體貼父母。“五不要”是:不要影響父 母工作與休息,不要惹父母生氣,不要頂撞父母,不要獨占獨享,不要攀比享受。配合“五要五不要”還有幾條具體要求:①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②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③我當一天家長;④單獨走一次親戚;⑤我和爸爸(媽媽)共上一天班。
親子互動:家長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共同做游戲,共同搞活動:親子共讀一篇文章。如:孝心無價;親子共唱一首歌。如:《一封家書》、《常回家看看》、 《燭光里的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母親頌》等;親子共誦一首詩詞。如:《游子吟》、《媽媽的雨季》、《媽媽,我的守護神》等;在親 子互動的活動中,不僅可以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而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養成孝敬長輩的好品德。
家校配合:家長可主動與學校配合,請老師給學生出家庭調查問卷,要求學生以“父母習慣知多少”為題回家訪問父母。
家長生活中無意間的細節也是會影響到孩子是否有孝心的哦。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