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學會關心他人 父母要做到七點
孩子情商的培養應從小開始,那么父母應該怎樣教導孩子,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的品德呢?父母要從以下七點做起。
第一,通過生動形象的形式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使他逐漸培養起關心人的情感。
孩子很喜歡唱歌,有一首兒童歌曲"我的好媽媽",唱來親切感人,大多數孩子都會唱。但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按歌中所說的去做。當他起初只是用單純的模仿來關心人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使他逐步理解這樣做會給人帶來快樂,是正確的。同時,還可以多講一些這方面的故事,多教一些兒歌。經過長期有意識的熏陶,使他建立了初步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不僅在家里會想到長輩,在幼兒園也會關心小伙伴。
第二,要給孩子從小為別人服務的機會。
父母往往看見孩子高興就滿意,看見他們傷心就不安。一些老年人對第三代的愛撫更勝過于對待子女。其實,百依百順反而造成小輩對長輩不尊重,不愛護。在2、3歲的娃娃身上,也不難看出溺愛造成幼小孩子自私的不良后果。例如,每次分蘋果,爺爺都婉言拒絕,并添上一句"爺爺牙齒不好,囡囡自己吃。"幾次一來,小孫子每次分到爺爺就轉身跑開了,也補上一句"爺爺的牙齒壞了"。言下之意,爺爺理當沒吃。因此,家長不要只是關心子女,應當從小讓子女知道父母養大自己不容易,要懂得感謝大人。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要教育孩子關心人,父母自己首先要做 到經常想到別人,做出榜樣。
帶孩子乘公共汽車,遇到懷抱嬰兒的母親,應主動讓座。對待家中老人要關心愛護,生病了要悉心陪伴照顧。這樣,在父母言傳身教的感染下,孩子很自然地處處想到關心人。有個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看見母親生病躺在床上,他趕緊手拿連環畫跑到母親床邊,安慰母親說:"媽媽,我講故事給您聽……。"他學著老師平時的樣子認真地講了一個又一個,以此讓母親忘記病痛。他還幾次三番跑到廚房對奶奶說;"奶奶,媽媽病了,您給媽媽燒好一點的菜好嗎?"作為一個母親能有比這更快慰的嗎?孩子發自內心的體貼母親,并沒有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時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結果。天下的父母、長輩都希望能受到子女、小輩的關心和照顧,那么,首先從自己做起吧!
第四、當孩子的自私行為萌芽時,決不能因為孩子小而有所忽略。
有個例子很值得深思,某幼兒園在六一兒童節那天,發動小朋友為集體獻玩具,主要是培養孩子從小愛集體的觀念。然而愿意把自己最喜愛的玩具獻出來的為數不多,有部分孩子帶來的是破舊的玩具,還有極少數不愿意而哭鼻子的。類似這種事情生活中經常發生,雖然有時是父母的影響,但也有的父母發現孩子的自私行為認為是小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那么日積月累,壞思想一旦形成就難以糾正,后悔莫及。
第五、用榜樣的作用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俗話說: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有的家長寵愛孩子,而不讓孩子去幫助別人,只知道教孩子享受快樂,而不知道教孩子使別人快樂?!?/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眾多的榜樣中,自己的父母關心他人的行為榜樣,尤其能發揮作用。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尊敬長輩,孩子由于受到父母良好行為的熏陶,對長輩也會很尊敬,反之則不然。作為家長,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語指導,也就是對孩子的要求和自己日常的行為一定要保持一致。如果家長自己的行為自私自利,卻要求孩子關心別人,這樣就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內心認識結構失去平衡,讓孩子產生困惑、矛盾的心情。在幼兒日常的交往活動中,教師要利用教材或者幼兒交往活動中的典型事例,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六、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增強幼兒的關心意識。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讓孩子對殘疾人產生同情心,同樣是制止孩子欺侮殘疾人的有效手段。在家里,家長可以讓孩子蒙上眼睛模仿盲人行走,體會盲人的痛苦,孩子一旦體驗到殘疾人的痛苦,就會產生對他人不幸的同情心。
作為教師,應該通過日常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懂得關心的意義,關心別人不但使別人感到快樂,而且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會使大家都感到溫暖和快樂。平時的活動中,鼓勵幼兒與同伴廣泛交往,幫助幼兒感受到只有關心他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
第七、及時肯定孩子的良好行為,建立初步的道德意識。
幼兒的認識能力比較低下,他們需要成人給予認識上的指導和肯定。家長和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幼兒的行為,當孩子有幫助小朋友脫衣服、系鞋帶、搬椅子等等良好行為,教師或家長發現后應注意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肯定與鼓勵。這樣,使他逐步理解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快樂,是正確的,不僅可以使孩子的良好行為得以強化,而且可以使孩子體驗到關心與助人的樂趣,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經過長期有意識的熏陶,使他建立初步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
幼兒的情感培養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家長在日常的教育中要處處留意,抓住機會教導孩子一些,培養其良好的品德。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