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教育的3種方法
幼兒時期是心理教育的關鍵時刻,家長不能忽視。不可因為孩子年齡過小,就認為此時進行心理教育過早。下面就來看看幼兒心理教育的方法。
幼兒期正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早期教育對人的影響深遠。如果把幼兒比喻成一棵樹,那么情感、意志、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就仿佛是這棵樹的根系。假若一棵樹的根系不頑強、不健全,不能和諧地在“社會”沃土中茁壯成長,這棵樹就很難頂天立地,成為棟梁。
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使孩子學會自尊、自信、自立意識和自主性,還包括平等競爭的意識、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培養孩子寬和容眾的協作精神,鍛煉幼兒的社交能力,使孩子具有處變不驚的心態和強大的社會應變能力。
那么,幼兒心理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呢?
幼兒心理教育的常見方法
勇敢面對人生
在幼兒時期,存在著一個尤為突出的心理問題,那就是恐懼。恐懼交流,恐懼行動,恐懼認識,恐懼他們所面對的一切人事物。心靈如此脆弱的寶寶,大多是因父母的教育不當引起。父母在教育過程中,沒有積極溫和的勸解,而選擇強硬的恐嚇迫使他就范。即使短暫的時間內寶寶害怕,乖乖聽話,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怯懦,也會存在強烈的逆反心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響。讓孩子勇敢面對人生,就從勇敢與您交流開始,尊重關心寶寶,正確科學教育,多多啟發鼓勵,及時的消除了孩子的恐懼心理,才能有個全新開始。
謙讓品德提升寶寶親和力
咄咄逼人從來都不是討人喜歡的姿態,謙遜的品質會讓你的親和力指數飆升。獨生子女得天獨厚,豐衣足食,家長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小皇帝、小公主嬌冠的性格也會不由得產生。在平日的交流中,讓寶寶自覺做到不搶話,積極聆聽您的教導,首先從最直觀的交流上就要展現出最起碼的尊重。在平日生活之中,主動對大家示好,讓寶寶得到朋友愛戴的同時,也能吸取別人身上的優點,彌補了自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地觀察,從而進行及時指導,使他們在與他人友好相處時,體會到更多同伴之間的親切和快樂,從而培養他們從小樹立起謙讓的精神。
讓寶寶從小學會分享奉獻
有效溝通還要注意交流信息的對等,不能只聽不說。開放坦誠,主動介紹自己的有關信息,你能開放自己,別人才更愿向你敞開心扉。當然,寶寶要學會分享的不僅限于交流上,好玩的玩具,愛吃的零食,一些大家都愛的事情,都可以與小朋友分享,多多體會同伴的微笑和大人的夸贊,得到分享的快樂。
幼兒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哦。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