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爭強好勝怎么辦?小兒爭強好勝的原因
寶寶爭強好勝怎么辦?好勝是學齡前兒童的一種心理狀態,過度的好勝心理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是不可取的。家長應幫孩子克服好勝心理,那么具體要怎么做呢?
寶寶好勝心理的原因
對自己的價值感認識不夠
孩子無法認可自己,源自于父母對他的認同不夠,他認為只有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才能證明自己是好的是優秀的,也就是想從在別人身上作出對比來體現自己的好與優秀,從而來獲得父母或別人更多的認同。這取決于父母給予孩子的是否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愛、是否適合孩子真正心智成熟悉的愛,無論孩子如何,包括孩子通過不斷的“犯錯”,父母一致的認可“孩子本身很好,不好的是行為”,孩子就會把自己不好的行為與他的本人區分開來,當把兩者混為一談時,孩子就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可愛,要不為什么自己做錯了事會遭到父母的挑剔、指責或者批評呢?從側面來說也是父母不懂得如何的愛才是適合孩子成長的愛而導致的。
自信心不足
不能自主選擇自己的興趣,總在成人的意愿下成長,無法按照自己內在的成長機制來成長時,孩子無法形成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也就無法形成一個有自我的孩子。
挫折容忍度低
孩子一直在呵護中長大,沒有機會過多去體驗與感受挫折帶給自己的心理調適,或者說孩子關注到得“第一”是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表揚甚至獎勵,也可能由于平常家里人過多在這方面的熏陶或重點化了的原因。過多的獎勵、過多的保護也會使孩子過度認為自己完美無缺,日后將無法面對任何的瑕疵,過度保護使孩子沒有面對挫折的機會,一旦不如意,則有調適的困難。
受父母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雖然你現在不爭強好勝了,但小時候的一些行為習慣是可以形成你今天的潛在意識,父母之間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會常常透露在言行舉止上時而自己毫不覺察,孩子自然吸收了。
父母和別人比較
父母總愛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我們要向好的孩子學習”“我們要做一個好孩子”等的暗示與比較,反復的提醒,這些會導致孩子把過多的注意力關注到這里來,認為:好的孩子是受到父母歡迎的,這樣的孩子才會得到父母的關注。
父母過高的期望
父母過高地期望常夾帶著對孩子的壓力,孩子為了取悅家人,而去面對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要求,也擔心自己做不到會讓父母失望,而不愿意面對這樣的失敗,所以孩子會表現出比較好勝。
寶寶好勝怎么辦?以下方法可以幫寶寶克服好勝心理哦。
寶寶好勝怎么辦
不要過分溺愛。當孩子遇到麻煩時,你是一個箭步沖上去,撐起用“愛”筑就的保護傘為他遮風擋雨;還是忍住“幫孩子一把”的沖動,給他一個品嘗挫折的機會并試圖讓他自己走出困境?現代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父母自然不舍得孩子受委屈。
孩子嬌慣成性,容不得自己失敗,為我獨尊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受挫承受力更低。當然他們會因為這個“輸不起”而逃避這些讓他們感覺不舒服的事情。
但是為了孩子們長大以后能夠經得起風雨,能夠真正地堅強自立,父母還是應該多放手,給孩子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多冒險,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孩子在實踐中多嘗嘗“輸”的滋味。這樣孩子經歷多了,自然也就變得更加成熟自立。
引導孩子不輕易放棄。一些父母將孩子的成功看作自己“臉面”,取得好成績就夸孩子聰明、能干,當成炫耀自己的資本;而一旦孩子做錯了什么或遭遇失敗,父母的臉立刻晴天霹靂。這些父母在內心深處希望孩子是常勝將軍,正是他們的壞榜樣,造就了孩子的輸不起,并直接導致了孩子無法承受失敗。
孩子輸不起逃避失敗,或者在失敗過后便不再嘗試,父母這時不該對孩子聽之任之,而是應該抓住這個失敗的時機,引導孩子不要輕言放棄。父母首先以平和、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失敗,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使之看清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對癥下藥,父母應該要讓孩子懂得勝敗乃是常事,要以積極的態度抗衡暫時的困境。
不要隨意出手幫忙,真的需要加入時候,要做示范與引導。孩子到了2,3歲就會對身邊的事物感到好奇,他們會學著父母的一舉一動來模仿嘗試,滿懷熱情地想要去探索,但有時難免會感覺自己有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而受挫。
面對孩子遇到的大大小小麻煩,爸媽耐心的指導比簡單的包辦代替更能讓他們體驗成就的快樂。引領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解決碰到的各種難題,如果父母的幫助讓孩子看到了自己的無能、對未來失去信心并喪失嘗試和努力的欲望,那么這種幫助絕對是對孩子巨大的傷害。
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分配一些小任務,讓孩子在順利完成的同時獲得成就感,同時讓孩子意識到做很多事都不是順順當當一下就能做好的,但只要肯學、愿意想辦法,很多難題都能迎刃而解,關鍵是自己不能先被困難嚇倒。
注意平時的表揚內容。父母可以多給孩子的行為給予評價,特別是對孩子正確的行為,父母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有利于強化孩子的這種良好行為。但是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給予孩子評價的時候要客觀一點,過于高高在上的評價其實會對孩子的下一次行為造成壓力,孩子想要獲得更高的贊賞或者獎勵,對自己期望過高往往會更容易嘗到受挫的感覺哦!
寶寶爭強好勝怎么辦?由此看來,寶寶的這種心理和父母也是有關系的哦。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