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咬人行為背后隱藏的原因
寶寶咬人是他宣泄(正面或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
“我牙癢癢”
Q :寶寶4個多月了,長了一顆牙,吃奶時總咬我的乳頭,請問該怎么辦?
分析 小嬰兒剛出牙的時候,對嘴里的新東西還不習慣,因此吃奶時會嘗試著咬媽媽的乳頭,試圖擺脫自己的新牙。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
對策 感覺到寶寶咬乳頭,可以將寶寶的頭輕輕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寶寶呼吸不暢,會自動把嘴松開。同時,為了滿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給他一些安全的東西來咬,如牙膠或磨牙玩具。
“媽媽,謝謝你”
Q :我兒子每次吃完奶后,總會使勁咬我一口。我現在傷痕累累,又舍不得斷奶,該怎么辦?
分析 嬰兒愉快的情緒大多是在哺乳時獲得的。吃飽后的小寶寶常會咬媽媽,這是他對媽媽表達感激的方式,是在說:“謝謝媽媽給我這么好吃的乳汁。”
對策 突來的劇痛會使新媽媽不由自主地推開寶寶或尖叫一聲。媽媽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這么做,會嚇到寶寶,當然也沒有必要咬緊牙關任他咬。寶寶咬奶頭,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將手指頭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讓他松口。但別馬上把他放回小床,他可能還不想這么快就和媽媽道別。和寶寶玩上一會兒,使他明白并不是一松口媽媽就會離開。
“我不舒服”
Q :我寶寶6個月了,經常哭鬧,哭急了還咬自己的腳趾,朋友說一定不要抱,以免他產生依賴心理,是這樣嗎?
分析 對于半歲寶寶的哭泣,爸媽常因怕寵壞寶寶而采用冷處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寶寶發脾氣的同時還咬自己的手指(腳趾),則是小寶寶感覺不舒服,向你發求救信號。感覺疼痛的寶寶常常咬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其他人。
對策 當寶寶哭鬧時,你首先要查明寶寶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還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給寶寶一些可以咬的玩具和吃固體食物,以用來磨牙和鍛煉咀嚼功能。
“我好害怕”
Q :我的寶寶一歲兩個月,這段時間,他常常莫明其妙地咬人、掐人,是不是有什么疾病?
分析 一歲的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他的意愿和感受。如果看護者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為他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惟一方式。
對策 為了幫助寶寶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給予寶寶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寶寶渴望被關注和愛護,當他需要的時候保護他,永遠在他身邊,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不要因為寶寶膽小而笑話他,懲罰他,尤其是男孩子。恐懼不會因此消失,但對寶寶的心理卻是極大地傷害。更不要逼迫寶寶克服膽小,這會讓他更加膽怯。最好的辦法是經常和寶寶交談,反復告訴他,你是多么愛他,你是他的保護神,不會允許任何人傷害他。這樣,一段時間后恐懼感自然會消失,寶寶也不會再咬人了。
“我好愛你”
Q :我的寶寶1歲半了,已經出了16顆牙,和他玩的時候他總愛咬我,這正常嗎?
分析 一歲半的寶寶和媽媽玩得高興時忽然咬媽媽,越讓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為什么會有這么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呢?寶寶的想法是:“我很愛媽媽,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達對媽媽的喜愛之情啊!難道不允許嗎?”有時生氣的媽媽會反咬孩子,這可是不好的榜樣。
對策 如果你反咬寶寶,他會更加興奮,覺得你在和他玩,認為咬人是允許的,更不會明白這種行為是在傷害別人。因此媽媽要盡量克制情緒,以抱抱他、親親他的方式來影響寶寶的行為。同時要明確地告訴他“媽媽疼”,可以讓他試著咬自己的手指,讓他親身感覺一下疼痛。同時告訴寶寶,咬人不是表達喜歡的好方式,引導寶寶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否則寶寶可能會認為咬人不可以,那么表達愛也是不對的了。
“我需要關注”
Q :老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來,兒子迎接爸爸歸來的方式很特別,總是咬他大腿,這讓他很傷心。要改變現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分析 寶寶只咬爸爸,而不咬媽媽,極有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和他相處的時間太少了,他用這種行為方式表示不滿。
對策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放棄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獻給寶寶。和寶寶相處的時間長短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如何共度親子時光。請記住,親子關系不是時間關系,而是質量關系!親情質量是發展寶寶親子關系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最好每天固定一個專門屬于寶寶的親子互動時間,全家一起做游戲,暫時放開工作和家務,這是增進感情的最佳選擇。
“我很憤怒”
Q :我的寶寶快兩歲了,總愛咬小朋友,有時候是爭奪玩具,也有時候不為什么就咬人。我們想了許多方法,也不管用。這是不是和他爸爸有時打他有關呢?
分析 如果經常打罵寶寶,他很可能咬小朋友,這是情感置移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憤怒和不滿發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時也可以說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為。
對策 攻擊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為,不利于寶寶與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議寶寶用不傷害別人的辦法來轉移負面情緒,如拍打枕頭,撕報紙等。要對寶寶反復強調,咬人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爸爸媽媽和小朋友都不喜歡,這會傷害別人,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同時你也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思考對寶寶進行懲罰是否恰當,否則將會出現雙重標準。寶寶會糊涂:大人為什么可以使用暴力,他卻不可以呢……
如果你選擇正確的行為對策,那么情緒逐漸趨向穩定的寶寶兩歲后就不會再咬人。但三四歲的寶寶會因為情緒緊張、焦慮而繼續咬人行為,你可以向兒童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找出寶寶焦慮的真正原因并進行治療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