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易得痔瘡的時間和預防的方法
孕期,很多準媽媽都容易得痔瘡,然而,痔瘡會影響到準媽媽的分娩的難易程度。所以,準媽媽要注意在孕期預防痔瘡的發生哦,同時還要注意孕期痔瘡容易發生的時間。
孕期易出現痔瘡的時間
痔瘡是直腸部位發生靜脈曲張,就是靜脈血管變得異常腫大。小的痔瘡通常有一粒葡萄干左右大,大一點的痔瘡可能有一顆新鮮葡萄那么大。腫大的靜脈有時候會突出到肛門外(在肛門出形成一團軟軟的、腫脹的東西),稱作外痔。孕婦得痔瘡后,可能只是覺得癢,也可能很疼,有時痔瘡甚至會出血,尤其是在排大便的時候。
懷孕期間比較容易出現痔瘡,如果孕婦在懷孕前就得過痔瘡,那么懷孕后痔瘡很可能會加重。如果是第一次得痔瘡,那么癥狀很可能會出現在妊娠的后期28周~36周,特別是分娩前1周會有便秘出現,是因為懷孕后,子宮漸漸變大,會對孕婦盆腔靜脈和下腔靜脈(位于身體右側,收集下肢血液的血管)造成壓力,從而降低下肢及盆腔血液回流的速度,加重子宮下方靜脈血管的壓力,造成靜脈腫脹或擴張。因此孕婦更容易受到直腸靜脈曲張(也就是痔瘡)、腿部靜脈曲張,有時甚至是外陰靜脈曲張的困擾。
知道了孕期易出現痔瘡的時間,那么要如何預防孕期痔瘡呢?
預防孕期痔瘡的方法
合理飲食:孕婦應該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調味品,同時還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最好喝些淡鹽水或蜂蜜水。便秘和痔瘡孕婦應有意識地多飲水,多吃水果和新鮮的蔬菜。尤其是富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辣椒、胡椒、生姜、大蒜、大蔥等刺激性食物盡量少吃。
盡量選擇左側臥睡姿:孕婦采用左側臥位睡姿時,有助于避免增大的妊娠子宮壓迫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和輸尿管,減輕對直腸靜脈的壓迫,增加子宮胎盤血流灌注量及腎血流量,更有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和防治孕期痔瘡、仰臥綜合癥等妊娠并發癥,降低圍產期孕婦和胎兒發病率及死亡率。當然在長時間的睡眠中,不可能保持一種姿勢不變,可以左右交替,但宜多取左側臥位為最好。
適當運動:孕婦不宜久坐,應適當運動,以促進肛門直腸部位的血液回流。每天堅持做10—30次提肛動作(即有意識地收縮肛門),這樣做能減少痔靜脈叢的淤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發病。
防止便秘和腹瀉:不要久忍大便,要養成定時良好的排便習慣,大便時不要在廁所看書讀報,避免久蹲廁所,久蹲容易引起肛管靜脈擴張或曲張,以免肛門局部受到刺激但,每次蹲廁所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分鐘。如果一次排不出來,可起來休息一會兒再去,排便困難時可用些潤腸通便的藥物,如麻仁潤腸丸,果導片等,不宜用瀉藥,更不應用壓力較大的灌腸等方法來通便,以免造成流產或早產。
避免久站久坐:要采用新法接生,以避免嚴重會陰撕裂。否則,分娩時痔瘡容易水腫、外脫、增加病人痛苦。
在孕期痔瘡易出現的階段,準媽媽要注意預防哦。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