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男女寶寶教育區別
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發育是有所區別的哦,而生理上的區別造成了在男孩女孩早教時的方法會有所不同,家長需要特別注意。
一、男女寶寶的差異
1、食量差異
男孩:食量大、吃的豪氣。并不是“男寶寶必須吃的多,女寶寶必須吃的少”,但是許多男寶寶會留給人“大胃王”的形象。一般來說,男寶寶對吃的東西,比較不會挑嘴。基本上屬于喂什么就吃什么的類型。
女孩:食量小、吃的秀氣。女寶寶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都比男寶寶靈敏。所以,她們對食物更挑剔。女寶寶對新事物的戒備比男寶寶強,不容易接受新口味。女寶寶相對比較安靜所以體能消耗量較小,食物的需要量相應也較少。
2、說話和走路
男孩:說話晚、走路晚。男寶寶通常說話和走路都較女寶寶晚,但是媽媽也不能“因為是男寶寶,所以不用急著教他說話”。
女孩:說話早、走路早。因為女寶寶的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都相對發育較快,所以她們學說話、走路都比男寶寶早些。
3、觀察力
男孩:喜歡觀察物品。男寶寶對物品比較感興趣,樂于接受新玩具、新事物。喜歡敲敲打打,拆開玩具看究竟。這并不是說男寶寶天生就具有較強的破壞力,而是他們想了解物品的內在原理。
女孩:喜歡觀察人。女寶寶天性愛觀察人,喜歡盯著人看,對新事物比較后知后覺。所以女寶寶認人、叫人的時間都比男寶寶早,而要求獨立的時間卻比男寶寶晚。對于新事物,女寶寶往往抱有畏懼心理,態度比較矜持,總要先觀察上一陣,等人演示后才會動手去試。女寶寶天生心理感受比男寶寶豐富、細膩,更善于語言溝通。
4、玩具
男孩:喜歡能體現技能的玩具。在睪丸酮的刺激下,男寶寶生來就喜歡挑釁和冒險。寶寶的空間感和距離感也普遍比女寶寶強,因此同年紀的寶寶聚在一起,男寶寶更能熟練的組裝玩具、搭建堡壘。男寶寶的抽象思維能力強,這在玩積木時非常明顯,他們常常能把真實的物品用積木加以表現,并且非常有成就感。
女孩:喜歡對玩具注入感情。女寶寶在荷爾蒙的驅動下,天生就會關心、愛護、照看他人,因此她們喜歡對玩具或游戲注入感情。
女寶寶就是從不斷的照料虛擬寶寶的過程中慢慢長大,到自己真正做了媽媽后就開始照料真實的寶寶。生育并撫養自己的寶寶,是荷爾蒙不斷提醒女寶寶的終極目標,所以說女寶寶天生就是媽媽。
5、親子關系
男孩:跟媽媽很親熱。男寶寶一般都和媽媽很親熱,生活上比較依賴媽媽,把爸爸當做游戲時的玩伴。
女孩:愛對爸爸撒嬌。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女寶寶通常愛對爸爸撒嬌,視媽媽為競爭對手、要與媽媽比漂亮。
二、教育男女寶寶的不同
1、男孩
應該窮養,培養能力。自古紈绔少偉男,所以從小就要培養男寶寶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作風,還要有仁義孝道的思想。要在物質上對他有所限制,以使將來能夠不畏惡劣的生存環境和殘酷的社會競爭,依然能夠傲然挺立,打創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應該在風雨磨練中成長。對于男寶寶來說,應多給一些挫折教育,男兒當自強,而沒有經歷過挫折失敗是長不大的。
要培養男寶寶堅強樂觀、有責任心的特質。男寶寶更需要獨立的空間。當他約2歲時,就開始了爭取獨立。這時起,男寶寶的爸媽就要有意識地給他創造適當的身心獨立空間。不要壓制他的反抗,而觀察思考和理解他反抗后面的心理原因和意義,找到緩釋和解決的方法,否則可能會阻礙他內在自我的發展。游戲中,應該鼓勵男寶寶獨立自主,游戲可以激烈些,帶冒險色彩,這樣可以培養他堅強、樂觀的品質。讓男寶寶從小學會遇事承擔后果。長大了自然就會有責任心,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要鼓勵男寶寶動手、創造。希望男寶寶動手能力強、善于創造,爸媽就要學會不干涉他的創造性活動,不要給他過多的限制和保護。應該給他廣闊的空間、奔跑的場地和集體的氛圍。盡量多給男寶寶自主創意的機會,贊美他的作品,鼓勵他的突發奇想,異想天開,盡量不去否定他的成果。無論多難,都應該先讓男寶寶去試一試,就算是最終放棄也應該是他自己的主意而不是出于爸媽的阻止。放手的同時,要反復強調爸媽會永遠在他身邊永遠陪伴他,讓他有充分的安全感,反復強調即要在行為上也要在語言上體現。
爸爸是男寶寶的榜樣。想要把男寶寶培養成合格的小男子漢,作為爸爸就要首先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爸爸在男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突出地位不可小覷,這已經是被公認的了。身教重于言傳,爸爸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會被寶寶收于囊中。每位男寶寶的爸爸都應該意識到,自己就是兒子的模板。如果希望“復制”出讓人驚嘆的結果,就要先把自己的刻畫的精細些。如果爸爸能擁有強健的體魄,能夠仗義執俠、保護弱小、尊重女性,那么你一定是個好榜樣。
2、女孩
應該富養,培養氣質。從來富貴多淑女,所以女寶寶從小就要帶她出入各種場合,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閱歷,從而大大增強她的見識。如此一來,長大以后就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捕獲。因為見多識廣,就不易受他人誘惑。
女寶寶應該在溫言軟語中成長。對待女寶寶,心一定要放到最溫柔,就像對待那些嬌嫩的花,細致婉約,容不容任何粗糙。作為爸媽,需要了解那些小女生的心理需要,包括她們的小手段和小虛榮心。
要培養女寶寶溫柔、健康、懂得愛。培養女寶寶,重要的是讓她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一個溫柔賢惠的性格,一個干凈健康的身體。爸媽自然會對女寶寶寵著點,但并非嬌生慣養。要讓她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明智,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爸媽要根據女寶寶的行為優勢,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具體的教育方法,從鍛煉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感覺統合能力、專注力和氣質等方面入手,提升多種優勢智能,培養一個優雅、聰慧、大方的寶寶。
要注意和女寶寶的溝通。從嬰兒期開始,女寶寶就喜歡和諧、融洽的交流,無拘無束地與人相處。她們不喜歡競爭,只是在尋求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她們追求平等付出與獲得,她們是關系中的一分子并對它負有責任。溝通和交流是她們維持聯系的方式,渴望關愛和友誼等親密情感是她們的天性。所以,女寶寶生來就是社交家。女寶寶通過交流獲得關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和安慰。爸媽就要學會傾聽女寶寶的“真實意圖”,讓她根據自己的“內部指導系統”而不是別人的意見來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媽媽是女寶寶的良師益友俗話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意思是說女寶寶溫柔體貼,能與媽媽心靈相通。同父子關系相比,母女關系往往看起來更為親密。事實上,這種親密的關系對女寶寶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親密的母女關系帶給女孩溝通、交流的經驗,有利于發展女寶寶的親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這種對女寶寶心理需求的滿足,還有誰會比母親做得更好?正是與母親的共性,使女寶寶有了借鑒的榜樣,并從中發展自我。如果媽媽自信、果斷,她的女兒也往往會有同樣的品質。把女兒培養成什么樣子,是媽媽的責任。
三、父母教育男女寶寶的誤區
1、一叫便應,就是聽話的好寶寶
很多爸媽會在寶寶犯錯誤時大叫“不許做××”,如果寶寶并沒有很快停止,就會補充:“再不照辦,我就……”如果寶寶說出自己要這樣做的理由,爸媽就會打斷他:“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要找理由!”他們認為,一切聽指令是聽話的好寶寶,其實這是錯誤的。爸媽的粗暴態度、簡單處理只會使寶寶覺得不理解、很受傷,就算他真的每次都照辦,也是不情愿的,對他的心理健康不利。
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寶寶“爸媽讓你照辦的事情,一定是有正當理由的,你應先馬上服從。不理解可以詢問緣由,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說出來探討。”應該讓寶寶明白道理,而不是簡單地聽話。
2、不加限制的給寶寶買這買那就是“愛”
嬰幼用品行業空前發展,無數爸媽抱怨:“我小時候就沒有那么多好玩好用的東西。”于是,他們無度地為寶寶采買衣服、用品。一些爸媽認為寶寶吃的用的都必須是最好的,貴的就一定好,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寶寶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等寶寶會提要求后,更是要什么就給什么,從不反駁,認為這是愛寶寶的表現。
這種盲目付出的結果,就是造成寶寶從來不知道爸媽掙錢不易、不懂得愛惜東西、不珍惜爸媽的愛,而且還會與小伙伴相互攀比。
3、喜歡幫媽媽做事的男寶寶將來一定“婆婆媽媽”
有些媽媽不喜歡男寶寶幫著自己做事,特別是做家務活兒,認為這是“婆婆媽媽”表現。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會洗衣做飯、會整理房間并不妨礙男寶寶成為一個很MAN的男子漢。對小寶寶來說,跟著媽媽學做家務,對提升精細動作很有益處,媽媽何樂而不為呢?
4、因為是女寶寶,所以受罰的機會比較少
經常聽人對做錯了事的女兒講:“還好你是女孩子,不然不知道要多挨多少頓打罵”。我們固然不提倡用打罵這樣的簡單粗暴做法來責罰寶寶,但是必要的獎懲還是需要的。不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爸媽都應該制訂一套獎懲制度,比如一周不買新玩具,沒收心愛的玩具,不講故事,不看電視等。即使是女寶寶,做錯了事也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而不是撒撒嬌就可以蒙混過關。
5、女寶寶天生就是文科
很多人認為,女寶寶天生對數學、空間、方向不敏感,而對語言、音樂、美術比較有天賦。而且許多媽媽認為,握畫筆、學樂器、唱歌跳舞都是很有女孩樣的,作家、編劇、畫家、演奏家都是公認的適合女孩的工作。
學者們經常長期調查,的確發現數、理、化好的人群中,男性比較多,但也不是說女性在這方面沒有成就。爸媽必須認識到個體差異比性別差異大的多,爸媽在教育的時候,更應該注重個體特質。不要任意按性別來給寶寶指定愛好、規劃未來,更不要隨意給寶寶貼上“沒有陽剛氣”、“不像女寶寶”的標簽。
6、寶寶嬌氣就是有“貴族氣質”
豌豆公主據說是因為能感覺到十幾塊床墊下放的一顆豌豆,才被認為是真正的公主,于是女寶寶的“嬌”被視為可以容忍的,甚至認為嬌氣的女寶寶才有富家氣、貴族氣。有些家庭對寶寶過分疼愛,認為“高價寶寶”、“富貴身體”原本就應該“嬌氣”。
具備嬌、驕二氣的孩子,是老師們最不喜愛的。人生在世數十年,不可能永遠是和風麗日,爸媽也不能細心呵護寶寶一生一世。一個嬌氣的寶寶,必然對艱難困苦的適應性差,對挫折委曲的承受力也弱。所以,爸媽不要認為嬌縱寶寶不是大問題,而是應該從小正確引導。
7、愛打架就是有“暴力傾向”
爸媽最擔心寶寶將來違法犯罪,尤其不喜歡有暴力傾向的寶寶。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男寶寶就是喜歡打打殺殺,電視里熱播《新上海灘》,他馬上學會用玩具槍指著家人的頭。女孩子一點不斯文,成天就喜歡《奧特曼》,還總是武力攻擊其他小朋友。
喜歡有打斗場面的影視作品,模仿里面的一些動作,并不一定就是“暴力苗子”。模仿是寶寶的一種學習行為,在低齡階段,他們的是非善惡觀還沒有建立起來,僅僅只是單純的模仿而已。如果爸媽善加引導,可以幫寶寶明辨是非,培養他的正義感。
一些寶寶攻擊小伙伴,可能是不會表達自己的不悅,找不到合適的溝通方法。爸媽更要引起重視,明確告訴寶寶打人是不對的,并幫他找到更好的處理辦法。
8、女寶寶沒有零食吃,生活就少了一大樂趣
愛吃零食的人里面,媽媽一定比爸爸多。許多媽媽認為,吃零食是生活一大樂趣,超市里那么多好吃的,不給寶寶吃真是太委屈他們了。現在很多男寶寶的爸爸戒煙,是為了給兒子當好的表率。但極少有媽媽不在女寶寶面前購買零食、吃零食,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母女同吃零食。甚至有些媽媽認為,女寶寶如果不會吃零食,豈不是大大的可惜嗎?
寶寶的自制力遠不如成人,如果零食吃得過多、吃得不科學,往往就會影響正餐。女寶寶因零食吃得太多,正餐吃得很少,又往往被“女寶寶本來胃口就小”的說法掩蓋,長此以往就對寶寶的健康不利。零食可以吃,但是應該在不影響正餐的大前提下,吃一些有益的食品,而不是只圖解讒。
9、愛打扮應該是女寶寶的專利
寶寶到了2歲左右,好像一下子要愛美了,自己的衣服要自己選,每天的穿戴要自己搭配。許多人認為,女寶寶愛美是天性,男寶寶愛美就有點“娘娘腔”。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是男寶寶也應該打扮得神采奕奕、帥氣十足。寶寶有主見,對自己的服裝有要求、有見解和性別無關,而是他長大了的一個標志。爸媽可以適時教導,讓寶寶建立自己的審美觀。
通過以上的了解,爸媽對于教育寶寶是不是更加得心應手了呢?
(責任編輯:蔡燕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打完胎三周有陰道炎,同房有臭味,能否
2024-10-28盆腔炎服用康婦炎膠囊后白帶變化正常嗎
2024-10-28宮頸前壁膨出嚴重,不手術有何良策?
2024-10-28產后兩個月母乳喂養,能吃片仔癀牛黃嗎
2024-10-28剛生完孩子能使用喉癥丸嗎?對孩子有影
2024-10-28妻子哺乳期,丈夫能否用少腹逐瘀顆粒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