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不能吃的西藥和中藥
懷孕期間不能吃什么藥呢?準媽媽的用藥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發育,所以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準媽媽都要多加注意哦。
一、懷孕期間不能吃的西藥
1、抗酸劑:避免使用各種含有鉍和堿式水楊酸鹽的抗酸劑。
2、四環素類和卡那霉素:導致胎兒先天性耳聾或腎臟損害。
3、鏈霉素和卡那霉素:導致胎兒先天性耳聾或腎臟損害。
4、氯霉素:抑制胎兒的骨髓造血機能,致新生兒肺出血。
5、磺胺類藥物:導致胎兒多種畸形,也可導致新生兒核黃疸。
6、阿斯匹林和非那西汀:導致胎兒骨骼、腎臟及神經系統的畸形,其發生畸形的部位與某一器官形成過程有關。
7、巴比妥類:導致胎兒的手指或腳趾短小、鼻孔通聯、精神萎靡等。這類藥有口服的魯米那、速可眠、戊巴比妥鈉、異戊巴比妥及注射用的苯巴比妥鈉。
8、激素類藥:如可的松、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等,均可導致胎兒兔唇、腭裂、無腦兒、腦積水等畸形。
9、抗癲癇藥:三甲雙酮、苯妥英鈉可引起胎兒腦異常。
10、抗癌藥:可引起流產、早產、死胎,胎兒多發畸形。
11、減肥藥:減肥瘦身在現代社會是普通現象,但各家醫院診所使用的藥物五花八門。目前減肥藥已產生極大爭議,某些藥物用于正常人身上,尚且造成傷害,何況是用于孕婦身上。已有許多案例顯示,由于孕婦不知已懷孕而使用減肥藥,造成胎兒畸形及無腦殼等嚴重的后遺癥。所以服用肥藥之前,一定要確認處于未懷孕狀態及注意醫療行為的合法性,以免造成身體傷害。
除了以上11種懷孕期間不能吃的西藥外,還有哪些中藥也是懷孕期間不能吃的呢?
二、懷孕期間不能吃的中藥
1、清熱類: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祛濕等功效的中成藥,如六神丸,在懷孕早期服用可能引發胎兒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后果。含有牛黃等成分的中成藥,因其攻下、瀉下之力較強,易致孕婦流產,也不可服用,如牛黃解毒丸、片仔癀、犀黃丸、敗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2、瀉下類:巴豆、牽牛子、桃仁等及其他有通導大便、排除腸胃積滯、攻逐水飲、潤腸通便作用的中成藥,如十棗丸、舟車丸、麻仁丸,潤腸丸等,因攻下力甚強,有損胎氣。
3、消導類:即有消食、導滯、化積作用的一類中成藥,如檳榔四消丸、清胃和中丸、九制大黃丸、香砂養胃丸、大山楂丸等,具有活血、行氣、攻下之效,易致流產。
4、理血類:有活血祛瘀、理氣通絡、止血止痛作用的中成藥,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腦血栓片、云南白藥、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強,易致流產。
5、祛風濕除痹癥類:以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為主要功效的中成藥,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損胎兒。類似的中成藥,還有大活絡丸、天麻丸、華佗再造丸、傷濕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則因大黃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婦禁用。
6、驅蟲類:具有驅蟲、消炎、止痛功能,能夠驅除腸道寄生蟲的中成藥,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孕婦流產、胎兒畸形等,如囊蟲丸、驅蟲片、化蟲丸等。
7、理氣類:具有疏暢氣機,降氣行氣作用的中成藥,如木香順氣丸、十香止痛丸、氣滯胃痛沖劑等,因其多為下氣破氣藥,行氣解郁力強而被列為孕婦的禁忌藥。
8、瘡瘍劑:以解毒消腫、排膿生肌為主要功能的中成藥,如祛腐生肌散、瘡瘍膏、敗毒膏等中成藥含大黃、紅花、當歸等,為活血通經之品,故孕婦不宜使用;而百靈膏、百降丹,因含有毒成分,對孕婦不利。
9、祛濕類:凡治療水腫、泄瀉、痰飲、黃疸、淋濁、濕瀉等的中成藥,如利膽排石片、膽石通等,皆具有化濕利水、通淋瀉濁之功效,故孕婦不宜服用。
以上所介紹的懷孕期間不能吃的西藥和中藥,準媽媽要謹記哦。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