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也會影響胎兒智力發育?
影響胎兒智力發育的因素由哪些呢?除了遺傳外,空氣污染,藥物使用,營養不良都會影響到胎兒的智力發育。
影響胎兒智力發育的因素:
一、遺傳性疾病
遺傳性疾病可分為染色體異常、代謝異常和近親結婚三大類。如準媽媽受到輻射,或受到風疹等病毒的感染,慢性缺氧,或先天性梅毒感染等染色體異常導致的遺傳性疾病,會使患兒智力大多低下,比如以下疾病:貓叫綜合征、克蘭法勒綜合征、杜氏綜合征。
導致兒童智力障礙的代謝異常除了苯丙酮尿癥之外,還有半乳糖血癥。這種病是因為身體缺少一種酶,因而半乳糖不能變成身體所需要的葡萄糖,并且大量累積于血液及身體組織中。如果兒童血液中的半乳糖過多,最后會導致腦損傷而變成智力障礙者。
近親結婚會使父母親攜帶同一種疾病基因的概率大幅度提高,其所生的子女患遺傳性疾病的可能性增大,所以說近親結婚不符合優生優育。科學研究表明,近親結婚所生的先天畸形兒的概率是一般群體的4~5倍,其中包括很多智力障礙兒。
既然有這么多的因素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那么要怎么樣做才能促進胎兒智力發育呢?
二、空氣污染
環境污染包括的內容很廣泛,最明顯的就是空氣污染了,北方地區近期出現的陰霾天氣,包括汽車尾氣、缺氧、香煙中的尼古丁等,都會導致胎兒智力發育障礙。
在過去很多影視題材中都會提到,生活在農村里的孩子更加野性,更加機靈。這個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也是行得通的。生活在農村里的孕媽們,呼吸著更為純凈的空氣質量,而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女性們,都逃不開多環芳香烴的毒害。多環芳香烴是化石燃料燃燒后所釋放的物質,也就是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成分,假如孕媽們在懷孕期間吸入過多的量,那么生下來的寶寶在IQ的測試中得分也會降低。
從數字來看,IQ的差異雖然并不是很大,但專家認為這個差異已足夠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甚至是終生的學習能力。污染帶來的這些影響,與低水平的鉛暴露基本相當,而鉛作為一種導致兒童智力下降的物質早已廣為人知。
三、不當藥物使用
孕早期病毒感染性疾病和不恰當的用藥都可能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發育。因此,為了寶寶的聰明健康,準媽媽千萬不要自行服藥。不少孕媽仍然存在“久病成醫”的固執,生病之后沒有請教專業的醫生,直接按照往常的慣例進行處理,而這些藥物成分可以通過胎盤屏障,直接影響胎兒發育,也有可能導致腦發育不全,影響寶寶的聰明。結果正是這些疏忽大意造成胎兒的畸形,嚴重者甚至流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準媽媽如患有不同類型的甲減,極有可能會造成胎兒腦發育障礙,導致后代智商下降6-8分;而在妊娠期患上鼻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濫用藥物,鼻炎嚴重的情況下可影響胎兒智力發育或導致胎兒畸形。
四、營養不良
大腦發育與功能的建立都與營養密切相關。尤其葉酸、蛋白質的補充不足或缺乏,直接影響腦細胞的形成。若準媽媽孕早期營養不良,會使胎兒腦細胞及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孕晚期的營養不良,則會使胎兒腦細胞數量增長不足,腦皮質溝回發育障礙,從而影響胎兒智力。
造成孕媽們營養不良的原因之一,就是孕期常見的孕吐現象了,大多數準媽媽會因此出現惡心、食欲減退、偏食等早孕反應,嚴重影響營養的攝入。因此,為了胎寶寶的將來能夠聰明健康,準媽媽應努力進食,可以少吃多餐,想法控制嘔吐,穩定情緒,以多樣化的食物引起食欲,保證營養的平衡。即使是吐了,也要及時補充營養。一般認為,準媽媽每天大約需要攝取10000 千焦的熱量,并保障一定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在飲食搭配上,準媽咪應該保證均衡飲食,多吃些蛋類、牛奶、魚、肉、動物肝臟、豆制品、海帶、蔬菜、水果等食物。這樣, 既促進了食欲,保證了準媽媽本身的營養需求,又為胎兒大腦的發育提供了物質基礎。
胎兒智力發育三個關鍵詞
如何促進胎兒智力發育
關鍵期1:懷孕前8周(腦細胞形成期)
據《打造黃金腦》作者美國著名神經醫學權威麗絲。艾略特博士的研究顯示,最初的原生神經組織,約是在卵子受精后第18天,從中胚層與外胚層的交互作用中所產生;一般認為,神經胚形成約是在卵子受精后的第19天,這時候通常也是媽媽發現受孕成功的階段,在確定自己即將成為父母時,胎兒的腦部組織也就開始形成了,這時,“先天遺傳”已經確定,而胎兒后續發展就要看父母親如何給予“后天環境”的培養了。
從受孕后第19天起,胚胎的神經系統便快速地發展,直到第26天左右從底端開始產生閉合,向下延伸成為脊髓,也就是說,胎兒的腦部發育,從卵子受精4星期后就已經開始形成,而從懷孕第8周開始,胎兒已經有了基本雛形,雖然距離完全成形還有點遠,不過,這時要正式稱作胎兒,而非“胚胎”了。
怎么做:攝取均衡營養
感覺統合潛能開發執行長高麗芷認為,母體的荷爾蒙分泌與營養狀況都會影響到胎兒的成長,尤其前3個月更是腦部細胞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胎兒雖然吸收的營養有限,不過仍需注重均衡,不要讓自己有不正常的飲食習慣或者讓不好的習慣介入(例如吸煙、喝酒、藥物成癮等),基本上都能達到很好的狀況。
關鍵期2:懷孕20周左右(腦細胞增殖期)
婦產科專家賴宗炫醫師表示,大約在懷孕20周左右,胎兒的聽覺、視覺等神經系統便陸續發展,20周后,腦細胞的發育會變得愈來愈復雜,而這個時期也是胎動出現之始,他說,即使很多實證醫學上無法證實胎教的效用,不過,相信胎兒會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與外界的刺激,在子宮內就開始進行學習的功課,而這個階段,正是媽媽與胎兒互動最有效的階段,最適合給予胎兒良好的刺激,讓他形成良好的神經回路,協助腦細胞逐漸朝向良性發展。
怎么做:各種刺激交互使用
賴宗炫醫師建議,當媽媽感覺出現胎動時,可以用不同的胎教互動方式給予刺激,例如,白天空檔,可以聽聽悅耳的音樂、輕輕的撫觸,等到晚上爸爸回家后,跟老公一起進行子宮內對話,跟胎兒做交流。如果想讓肚子里的寶寶出生后也能熟悉爸爸的聲音頻率,爸爸可以多跟胎兒說話,告訴他“現在爸爸正要做什么”等。不過,記得要讓胎兒也有休息的時間,不要無時無刻都在逗他而過了頭,這樣也會造成他的壓力,畢竟胎兒也需要有休息時間讓大腦做整理,因此,胎教的方式應該以間歇性刺激較好。
關鍵期3:懷孕30周左右到出生后(腦成長活潑期)
胎兒的腦部基礎發展在懷孕4個月左右就已全部成形,不過影響腦神經發展的神經元卻不會停止作用,而會持續進行樹狀突觸直到出生后約3歲左右,甚至到青春期都可能持續發展。這些神經突觸的刺激與發展,正是奠定胎兒日后許多能力(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運動覺等)的重要關鍵。長期研究幼兒感覺統合議題的高麗芷老師認為,孕媽咪在懷孕期間的活動力會影響胎兒日后的感覺統合現象,尤其,活動力太少,更缺乏前庭刺激容易導致日后出現過動的現象。
因此建議媽咪最好要有適度的活動,給予胎兒前庭刺激的機會。
怎么做:適度活動刺激發展
高麗芷老師建議,適當的運動,如散步、走路等,可以適度刺激胎兒的前庭覺,如果前庭刺激不足,日后寶寶出生后,動作協調度會有所影響。至于有些體質不好,必須安胎的孕媽咪,則可以坐在安全度高的搖椅上來回晃動,同樣也能達到刺激的效果。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