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學習抽象知識影響孩子發育?
每一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比別人聰明,于是各種早教班也就應運而生。但是,早教真的對寶寶有益嗎?
在教育的時間問題上,有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認為寶寶越早進行系統教育越好,在教育的地點上,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家里只要管好寶寶的吃喝住就行。
在早教的內容上,認為早教就是讓寶寶背背唐詩、數數數、唱唱兒歌;在早教的方式上,認為早教就是買一些相關的產品,讓寶寶看看就行等等。
父母總是變著花樣竭盡所能讓寶寶進行各種各樣的教育,不管是英語還是音樂,甚至是語文、數學,從來不管寶寶是否能接受。
針對目前中國早教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專家認為主要是由于中國缺少成熟的從事早教類研究與開發的機構以及一些良莠不齊的早期教材造成的負面影響,致使人們簡單地認為早教就是一本教材。
早教不僅僅要根據寶寶表現出的不同特點,了解寶寶的情況、興趣、情緒等諸多特點,還要切實有效地指導寶寶的學習與發展。而年紀尚小的寶寶還不能接受太多的東西,所以,早教是切忌心急的。
有一些孩子數學學習毫無困難,無論是運算還是解應用題,都手到擒來,可就是學習語文顯得極為無能。例如,漢語拼音總出現錯誤,或者提筆忘字,剛學過的生詞就忘得一干二凈,或者錯別字連篇。還有的兒童雖然記得所學之字,但不能很恰當地用于組詞或造句,更不用說快速閱讀或者寫作文了。
寶寶只愛看小人兒書或電視,愛下棋,愛玩各種玩具,他們喜歡直觀而具體的事物,不喜歡抽象的概念,對歷史、地理、人物不感興趣。如果父母一旦給他們灌輸他們不喜歡的信息時,他們脾氣就變得較為粗糙,通常自我約束、自我監控能力也較差。
到底寶寶在嬰幼兒時期最需要學習什么呢?
嬰幼兒最需要學習的是什么?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成長的前4年,要發展出一生50%的學習能力,構建主要的學習途徑,以后的學習就是以此為基礎的。但是,這部分最關鍵的學習能力,絕不是通過學習認字和數學這些抽象知識培養出來的!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需要完成包括:感官、語言、大動作和細微動作、秩序、社會規范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學習,孩子的感官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細小事物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會規范敏感期都會在這個時期到來。
所以,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其實是很多的,也是對一生發展最至關重要的,而這些需要通過真正屬于他們的“游戲”自發地去學。所以,不讓孩子提前學識字和數學,絕不是“不學無術”的放養!
過早的抽象學習,阻礙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
孩子天生就會對身邊的世界充滿好奇,他會盡自己的可能去探索和發現周圍的事物。當孩子還沒有對真實世界具備足夠的觀察和體驗時,如果過早地進行抽象知識學習,會把孩子的注意力人為地轉向對抽象符號的關注,從而喪失很多在真實世界中的體驗和思考。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叫毛毛(化名)的孩子,2歲就學習了數學和文字。毛毛不管在哪里,他的注意力總是停留在數學符號和文字上。走在路上,他只看路牌、公共汽車上和廣告牌上的數字和站名,在小區玩耍,只看健身器械使用說明上的文字和數字,幾乎不去關注其他的事情。在毛毛畫的畫中,只有數字,沒有其他的內容。在本應運用感覺器官充分體驗真實世界的時候,他的思維卻過早地被抽象符號束縛住了。
如果反過來,讓孩子經過對實物的充分體驗后,他會自然而然地上升到對符號和抽象思維的理解和認知,而且孩子整體的思維體系,在前幾年中已經得到很好的發展,這樣孩子能夠結合身邊的實際去展開學習,是孩子發自內心的需要,學習的興趣高、效果好。
過早學習抽象知識,還會帶來三個負面作用。
有的媽媽覺得:“快樂學知識與符合孩子天性的玩耍并不矛盾啊,兩方面都重視不更好嗎?為什么要把它們放到對立面呢?”。雖然學習知識的過程可以設計得很有趣,但是,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提前學習,除了前面說的弊端,還會給孩子帶來三個負面作用:
1、過早的讀寫算活動,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盡管這些知識性學習的過程,可以設計得很有趣,但是,抽象的智力學習本身,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活動,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緊張,需要消耗孩子很多內在的能量,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和心理上的正常發育。
正常的孩子也會常常得病,比如感冒,這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力的一個過程,但是,孩子會很快痊愈,而且病愈之后會更加強壯。然而,相比之下,智力開發過早的孩子,由于內在能量被大量消耗,會更加容易感染疾病,身體素質更差,心理上也更加脆弱。
2、過早的智力學習,會影響孩子其他能力的正常發展。孩子的各種能力需要并行發展。由于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過于強調某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過早進行智力學習,孩子的其他能力,比如音樂才能、運動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和損害。
3、實際感覺經驗不足,會帶來情感方面的問題。在抽象學習之前,孩子需要充分接觸真實的世界,通過大量的游戲和運動,來發展他們的感覺器官、大腦以及運動系統的協調。 提前的抽象學習可能造成孩子感覺經驗缺失,這將破壞人類天性中的愛、興趣、好奇心和同情,從而可能會導致:冷淡、孤僻、漠不關心、遲鈍、缺少同情心和麻木不仁。
(責任編輯:蔡燕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