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到底檢查什么?剖析產檢9大錯誤解讀
關于產檢時間表,很多人都會有很多的疑問,更有很多懷孕者對產檢的錯誤解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關于產檢的錯誤解讀:
1、一次高層次超聲波可檢查出所有異常嗎?
98%準媽媽錯誤認為:一次高層次超聲波可檢查出所有異常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錯誤的認識。
超聲波有死角,檢測結果會受限制,且判讀結果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如媽媽肚皮的厚度(母體脂肪太厚,超聲波穿透力減弱,會導致影像看不清楚)、胎兒的位置、角度、姿勢、動態、羊水的多寡等。有些異常超聲波根本看不到,如代謝性疾病。不能要求一次超聲波就檢查出所有的異常,特別是細微的構造,包括手指有幾根、幾節、耳朵有沒有耳垂、鼻子挺不挺等。
目前所有醫院都會在妊娠10~12周時發給準媽媽健康手冊。大約在20周左右,會進行產檢超聲波,看看胎兒器官發育的狀況,但如果照的那一次,胎兒沒有轉到正面或在對的位置,都無法正確判讀胎兒的狀況。如果準媽媽不放心,可要求再高層次照超聲波。高層次超聲波的黃金診斷期在20~24周,之后胎兒會長大,器官也會愈來愈大,骨骼會愈來愈鈣化,超聲波能透視看到的狀況也會隨之降低。
Tips:超聲波檢查時間安排
5~6周超聲波檢查
看胚胎數:此時通過超聲波檢查,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若仍未看到,則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準媽媽若無陰dao出血的情況,僅需看看胚囊著床的位置。若有陰dao出血時,通常是“先兆性流產”, 這段時間若有一些組織從陰dao中掉出來,就要考慮是否真的已經流產。另外,在孕期5~8周間,還可以看到胚胎數目,以確定準媽媽是否孕育了雙胞胎。
12周第1次正式產檢
領取“孕婦健康手冊”:大多數準媽媽在孕12周左右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做各項基本檢查。由于此時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日后醫生為每位準媽媽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并做記錄。本次檢查有關超聲波的項目是“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查等。
17~20周詳細超音波檢查
全面檢查:本次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的問題。醫生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約在18~20周出現。
33~35周超聲波檢查
評估胎兒體重:到了孕期34周時,建議準媽媽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并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準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醫生建議:想要一次產檢超聲波檢查,就能發現所有異常,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
2、20~24周應該照高層次超聲波嗎?
80%準媽媽錯誤認為 :20~24周應該照高層次超聲波。
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照高層次超聲波的,只有一些特殊族群才會建議照高層次超聲波,例如有危險因子的準媽媽(有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有免疫系統問題、遺傳性的家族疾病、高齡產婦、前一胎曾發生問題者等狀況的準媽媽),才會建議照高層次超聲波。
而且,初級超聲波大概都是檢查胎盤位置對不對、羊水量正不正常、胎兒大小、頭圍、腹圍以及看一下臉、嘴巴、四肢有無重大缺陷。低于1/4的人才會需要照高層次超聲波。一般超聲波至多可篩查60%的缺陷,而高層次超聲波至多能篩查80%的胎兒重大缺陷。
醫生建議:沒有異常狀況也可以照,只是意義不大。
3、20周左右的超聲波檢查不能徹底排畸嗎?懷孕注意事項
80%準媽媽錯誤認為:20周左右,超聲波檢查沒有問題,表示胎兒之后就不會有問題。
懷孕20周時的產檢超聲波,屬初級超聲波,只能檢測重大缺陷,非高層次超聲波。
初級超聲波由一般技術人員就可操作,而非由專業醫生執行,大多是看胎兒的頭圍、腹圍、大腿骨及羊水量等,費時3~5分鐘。如有重大異常才會轉介照高層次超聲波。高層次超聲波由專業醫生執行,著重在胎兒畸形的診斷,快則20分,慢需1~2小時。
初級產檢超聲波至多僅能篩檢50%~60%的異常。
醫生建議:胎兒一直是持續發育,早期沒有問題不一定代表后期就沒有問題。
4、3D、4D影像比2D清晰,判讀性高嗎?
60%準媽媽錯誤認為:3D、4D影像比2D清晰,判讀性高。
實際上,2D對于診斷及判讀胎兒畸型的功能比3D、4D還要高。
3D、4D相對不具有判讀功能,至多只是輔助2D的判讀,例如2D高層次超聲波看到兔唇,3D可以看唇劣的深度,單純的額裂就沒有辦法從3D中看出。3D、4D對某些心臟的異常有幫助,4D可以將整個血流分支有沒有缺陷顯現出來。3D、4D是由多張2D影像重新組合的一張影相圖,要判讀胎兒狀況還是必須通過2D,直接透視胎兒的器官及內臟。
醫生建議:3D、4D比較不具有診斷功能,大部分是看外觀,給準爸媽娛樂留紀念用的。
5、超聲波看到胎兒異常就要終止妊娠嗎?
5%準媽媽錯誤認為:超聲波看到胎兒異常就要終止妊娠。
從超聲波看到胎兒有些許異常如兔唇、多指癥,有些媽媽就想終止妊娠。其實,如果僅有兔唇,而沒有合并其它染色體異常的話,胎兒的健康是沒有問題的,生下來之后可以進行手術處理,長大后幾乎看不出來曾是唇裂兒。
目前規定,終止妊娠必須在24周以內,且有一定的條件限制,例如具家族遺傳性史、傳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或認定懷孕或分娩有招致母體危險,還有懷畸胎的疑慮者等,才能進行。
醫生建議:因為那些細微的異常而終止妊娠是不值得的。
6、高齡產婦的第一胎正常或家族沒有遺傳疾病史,就不需要作羊膜穿刺嗎?
30%準媽媽錯誤認為:高齡產婦的第一胎正常或家族沒有遺傳疾病史,就不需要作羊膜穿刺。
有許多準媽媽認為第一胎正常,第二胎也會沒有問題,且沒有家族遺傳史,不會生出問題寶寶,因而拒絕接受檢測。殊不知,羊膜穿刺主要是檢測染色體異常,染色體異常比例會隨媽媽的年紀增加而增加,所以不一定跟本身有沒有遺傳或家族使有關,跟胎次也無關。當然,第一胎異?;蛴屑易迨肥歉呶kU,但年紀增加當然是高危險族群。進入高齡,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就會增加,所以必須要做檢測。
醫生建議:高齡就代表染色體異常的高危險群。
7、臍帶繞頸對胎兒不好,要開刀以免胎死腹中嗎?
20%準媽媽錯誤認為:臍帶繞頸對胎兒不好,要開刀以免胎死腹中懷孕出現臍帶繞頸比例約為1/3。
臍帶繞頸若在20周發現,到出生時還繞頸的比例小于1%;30周左右發現,到出生有90%會解開;36周以后發現,出生時未解開的比例還有一半。周數愈大、胎動變少、繞頸會自動解開的幾率就會越小。
臍帶繞頸不一定要開刀,只要胎動正常即可循正常產程順產,只有一部分胎兒異常及小比例的胎死腹中。不過,臍帶繞頸胎兒在待產時吸入胎便的幾率,比沒有繞頸的寶寶多1.5~2倍。
醫生建議:有人說,帶著佛珠出生的人有神明保佑。這當然只是人們美好的期望,以及對胎兒臍帶繞頸的安慰心理。準媽媽一旦發現腹中胎兒有此問題,遵循醫囑進行姿勢矯正等即可,不需過度擔心,以免影響孕期心情及健康。
8、羊水不足需要多補充水分嗎?
20%準媽媽錯誤認為:羊水不足需要多補充水分。
在不同周期,羊水的來源不同。12周前來自胎盤組織的滲透出來的水分或由胎兒呼吸、表皮滲透出來水分所組成;12~20周漸漸由尿液取代;在20周以后,羊水幾乎都是胎兒的尿液所組成。所以,即使媽媽喝很多水,也無法增加羊水量。
羊水少可推斷出胎兒腎臟發育不良,所以尿液排得少;另外也可能是因胎盤功能差,才使得胎兒小、羊水少。
醫生建議:羊水的多寡跟母體喝多少水分沒有關系。
9、抽羊水對母體跟胎兒都有不好的影響嗎?
30%準媽媽錯誤認為:抽羊水對母體跟胎兒都有不好的影響。
會有這種想法的人大多對風險的觀念不足。
胎兒若屬唐氏癥的高危險群,就必須抽羊水檢測染色體。有些人擔心探測針頭刺傷胎兒或引起破水、造成感染等。目前抽羊水一定同時施以超聲波進行,會刺到胎兒的幾率約為幾千分之一,而引起破水或感染幾率,則為千分之一,而需要抽羊水檢測之后發現有唐氏癥等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比率為20%。
醫生建議:唐氏癥的高危險群,進行抽羊水檢測后發現胎兒患唐氏癥的可能性高于引發破水、感染的幾率。
孕期產檢的各項工作
1、懷孕未滿17周有哪些產檢秘密?
懷孕17周前大部分處于不穩定的階段,一開始的孕吐、嗜睡等癥狀可能都讓妳吃了不少苦,提醒妳一定要按時產檢,了解胎兒與自己的身體情況,并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太勞累,才能讓胎兒頭好壯壯的長大喔!
驗孕
檢驗方式:驗尿
檢驗目的:懷孕后,人體的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會上升,當尿液中驗到此激素,便可確認懷孕。
婦產科主治醫師周翰生表示,通常驗孕時都是月經過期大約一周前后,因此推估懷孕周數約為5~6周,此時到醫院驗孕后,若尿液中確認有陽性反應,便會用超音波確認胚胎的著床位置,但有時可能還看不到胚胎,就必須再等待下次回診,一般會請孕婦隔一到兩周再回診一次。
另外,懷孕期間的注意事項一般也會在此時告知孕婦。
了解過去病史
檢驗方式:問診
檢查目的:回診時,醫師會詢問孕婦過去的家族病史、婦產科史,醫師會用超音波再次尋找胚胎著床的位置,并確認胎兒的心跳。
血液檢驗
檢驗方式:抽血
檢查目的:確認胚胎著床且胎兒有心跳后,會抽血進行血液常規檢驗,確認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血球容積比及血色素及平均紅血球體積,確認孕婦是否貧血,另外,還包含驗第一次梅毒血清反應、德國麻疹、艾滋病及血型等。
此外,也會檢測血液為Rh陰性或陽性,大部分東方人的血型都是Rh陽性,若是Rh陰性的婦女懷有Rh陽性的胎兒,為避免孕婦產生抗體導致下一胎因排斥而引起嚴重并發癥,甚至造成胎兒死亡,因此,若是孕婦檢驗出為Rh陰性,則必須于產后注射防止產生Rh因子抗體的免疫球蛋白。
另外,現今多數孕婦體內都有德國麻疹抗體,但求安全起見,仍會做此檢驗,若是孕婦不具有德國麻疹抗體者,應在懷孕期間特別留意傳染疾病,并在產后迅速施打,以降低日后懷孕的風險。
醫師提醒:一次搞懂懷孕產檢次數
周產期醫學會建議懷孕初期與懷孕中期應每四周進行一次產檢,進入懷孕后期后,更需每兩周進行一次產檢,產檢次數總共為15次,但健保給付的產檢次數為十次,分別為妊娠第一期(懷孕未滿17周)給付二次,妊娠第二期(懷孕17周~未滿29周)給付二次,妊娠第三期(懷孕29周以上)給付六次。
必須了解的例行產檢項目懷孕注意事項
在胎兒征象穩定后,孕婦會在首次產檢時拿到媽媽手冊,之后的每次產檢都會進行例行的產檢項目分別如下:
【血壓】懷孕時的血壓可能會比懷孕前略低,一般而言,正常的血壓值應為120/80mmHG以下,若是懷孕20周前,血壓值達140/90mmHG,會懷疑可能為慢性高血壓,但若是懷孕20周后仍持續高于140/90mmHG,就可能判定為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會阻礙血液進入胎盤,影響胎兒的養分吸收,此外,若合并有尿蛋白的癥狀就成為子癲前癥,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造成胎兒心跳減速甚至胎死腹中。
【體重】量體重主要在于了解孕婦增加的重量,以避免胎兒過大,或提升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婦產科主治醫師周翰生表示,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應依懷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區分,BMI介于19。8到26之間的人,建議增加體重為11。5到16公斤,BMI介于26到29之間的人,建議增加7到11。5公斤,BMI小于19。8的人,建議增加12。5到18公斤,而BMI超過29的人,則最多增加7公斤。
【尿液】主要在驗尿糖及尿蛋白,以評估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壓的可能。此外,若尿中白血球過多也有可能是尿路感染,紅血球過多則除可能是尿路感染外,也許會導致出血或陰dao出血,都必須做進一步的追蹤。
【胎心音】胎心音或心跳是確認胎兒生命跡象的重要依據,每次產檢都會檢查。
【宮底高度】宮底高度可約略推估胎兒的周數大小是否符合產檢時的周數。
【超音波】一般產檢時所使用的超音波為2D超音波,周翰生醫師表示是否每次都進行超音波檢查得視醫師習慣和診間設備而定,健保產檢只在第三次或第四次產檢時給付一次一般2D超音波費用,若醫師因各種因素并沒有每次產檢都使用超音波時,孕婦媽咪也可向醫師要求。
【問診】每次產檢醫師都會詢問孕婦身體情況,包含不適癥狀,像是有無水腫、靜脈曲張、出血、腹痛等。
胎兒頸部透明帶
檢驗方式:超音波
檢驗目的:在12周時有初期唐氏癥篩檢,會透過高解析超音波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帶,并抽血檢驗胎兒甲型蛋白、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妊娠蛋白,再加上孕婦年齡,若經由計算機綜合計算這些項目懷有唐氏兒的機率高于1/270,那么便會建議安排進一步的羊膜穿刺術。周翰生醫師表示,初期的唐氏癥篩檢,由于綜合了4項指標計算,其篩檢率達85%以上。
母血唐氏癥篩檢
檢驗方式:抽血
檢驗目的:日后每次的產檢除了例行產檢項目外,也會依著懷孕過程有特殊的檢查項目。
第16周時,會進行母血唐氏癥篩檢,母血唐氏癥篩檢是透過抽血來檢驗甲型胎兒蛋白和絨毛膜性線激素,并經由計算機計算懷有唐氏兒的機率,若是超過1/270,同樣孕婦被安排羊膜穿刺,而母血唐氏癥的篩檢率約為6成。另外有四指標的中期唐氏癥篩檢,準確率約80%。
周翰生醫師表示,不論是在12周進行的初期唐氏癥篩檢或是在16周進行的母血唐氏癥檢驗,只要經計算機計算出懷有唐氏兒的風險值高過1/270,都會建議在16~18周左右進行羊膜穿刺,以進一步確認是否懷有唐氏兒。至于上述檢查費用,大約在1000~2000元之間。
羊膜穿刺懷孕注意事項
檢驗方式:經超音波輔助,將針穿入羊水腔抽取羊水
檢驗目的:經唐氏癥篩檢后發現風險值高于1/270便會進一步安排羊膜穿刺,以確認胎兒染色體可能的異常。羊膜穿刺是藉由超音波的導引,將一根細長的針穿過孕婦的肚皮,進入羊水腔抽取約20c。c。的羊水即可完成,約2~3周后可獲得檢驗報告。羊膜穿刺的檢查范圍僅限于染色體數目的異常,即使染色體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也不能保證胎兒百分之百沒問題,其它基因或結構異常是無法透過羊膜穿刺檢查得知。
Tips
羊膜穿刺的建議檢查族群為34歲以上孕婦或唐氏癥篩檢風險值大于1/270,若合于上述對象,則可獲得2,000元的檢查補助,而本項檢查項目約為8,000元。
aCGH產前檢查新防護
一般進行的羊膜穿刺術主要為偵測胎兒染色體數目及是否有大片段的構造異常,往往無法偵測到染色體的微小片段缺失,而「芯片式全基因體定量分析技術(以下簡稱基因芯片檢測)」則可突破羊膜穿刺檢驗的限制,高達2500多組的探針,可涵蓋人體23對染色體,精細檢測出兩百多種微缺失的疾病,能精確觀察每一對染色體上的微小缺失。
若是孕婦對于胎兒的健康仍有所疑慮者,建議可自費進行此項檢查,讓寶寶的健康多一層防護。
雙胞胎的羊膜穿刺術
由于是高齡產婦關系,所以醫生特別要我考慮做羊膜穿刺,而且懷的又是雙胞胎,怕做了會有流產的風險存在,我聽了也很害怕,不知該不該做!后來與醫生討論后,決定隔天下午做羊膜穿刺,在做時真的很害怕啊,連續插了二針耶…。但還好一切都很順利,沒想象中的那么痛,當天老公沒法陪我去,我就一個人獨自承受啰!且等待報告的時間也很煎熬,而在三個禮拜后接到電話通知,一切都正常!心中的石頭也暫時放下了!等二個寶寶出生時,看到身體健健康康,才真正松了一口氣!
2、懷孕滿17周~未滿29周有哪些產檢秘密?
此階段是整個孕期最舒適的階段,懷孕前期的不適癥狀都已趨緩,子宮也尚未帶來太大的負擔,媽咪可以把握這個階段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像是到戶外踏踏青或是和姊妹喝個下午茶,但切勿因為舒適就忽略產檢,仍然要準時到醫院報到,掌握胎兒的成長情況喔!
詳細超音波檢驗
檢驗方式:超音波
檢驗目的:20周時進行的超音波檢驗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義,因20周時,胎兒的器官皆已有雛型,可藉由超音波觀察器官及四肢的發育情況,包含檢查胎兒大小、腦部、脊椎、臉部、唇裂、心臟、各器官、四肢等等,若是發現嚴重的器官異常,也可考慮在24周前中止懷孕。
一般進行詳細的超音波檢驗仍是透過2D超音波,周翰生醫師表示,2D超音波是最原始的信息,是醫師用以診斷的基礎,3D、4D的超音波則是經過組合后的畫面,有輔助2D超音波診斷的價值,對于孕婦而言,3D、4D超音波是比較能清楚看到胎兒外觀構造的儀器。
妊娠糖尿病
檢驗方式:喝糖水、抽血
檢驗目的:在懷孕期間,體內血糖會受荷爾蒙影響而升高,但在正常的機制下,身體會產生更多的胰島素好控制血糖濃度,當孕婦體內制造的胰島素不夠,就會造成高血糖的情況,因而產生妊娠糖尿病,可能形成巨嬰、生長遲滯、胎兒畸形等問題。
因此,在懷孕24周時,醫院會為每位孕婦進行妊娠糖尿病的檢測,必須先喝下50公克的葡萄糖水,一小時后抽血檢驗血液中的血糖濃度,若超過140mg/dl,則需再進一步做第二次的檢驗,即空腹八小時后先抽一次血,然后喝100公克的葡萄糖水,喝下后的一、二、三小時分別各抽一次血,這4次的血糖值中,若有兩次高于參考值,就會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3、懷孕滿29周以上有哪些產檢秘密?
到了懷孕后期,妳是否已感受到日漸擴大的子宮帶來的負擔呢?別忘了這個階段必須每兩周到醫院產檢一次,此外,接近預產期時,更要把握落紅、規則陣痛和破水這三個重要產兆,并將心情準備好,就可以準備和寶寶見面啰!
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檢查
檢驗方式:抽血
檢查目的:B型肝炎會經由胎盤和產道傳染給胎兒,因此需接受表面抗原(HBsAg)及核心抗原(HBeAg)的檢驗,如果兩者都呈陽性反應(+),新生兒須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再接種B型肝炎疫苗,以降低寶寶感染的機率。
若是檢驗出二者都是陰性(-),新生兒就不需注射免疫球蛋白,只需接種疫苗即可;若是表面抗原為陽性、核心抗原為陰性,傳染力不強,新生兒的感染機率不高,可以不用施打免疫球蛋白。
乙型鏈球菌篩選
檢驗方式:使用無菌棉棒在子宮頸及肛門口采取分泌物。
檢查目的:新生兒感染乙型鏈球菌,會出現全身性的感染的臨床癥狀,死亡率更是高達50%,預防的方式則是在懷孕第35~37周間進行陰dao及肛門B型鏈球菌抗原測試,若確定為帶原者的準媽咪,會立即給予抗生素治療,至于若是采剖腹產的孕婦,雖因為胎兒不會經過產道,但部分醫院或醫師仍會建議進行,理由是可能在排定的剖腹產時間之前,就發生破水或急產,難免危及新生兒,為了防止意外,也可做處置時的參考。
內診
檢驗方式:醫師戴上無菌手套,將手指伸進子宮頸。
檢查目的:懷孕第38周左右,有些醫院會進行子宮頸刺激內診,目的是了解骨盆腔的寬度是否適合自然產,同時也希望能刺激子宮頸早點成熟,促進產兆出現,以免發生過期妊娠。
【醫師提醒】善用托腹帶預防腰酸背痛
懷孕到了后期子宮日漸撐大,很多準媽咪都會挺出大肚子,但這樣的姿勢卻容易讓背部需承受極大的壓力,造成腰酸背痛的情形。臺安醫院婦產科主任呂衍孟建議,到了懷孕后期,更應該使用托腹帶,把前傾的腹部拉回來,讓姿勢調正,才不會傷到脊椎,也能減輕日后腰酸背痛的情形。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