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條超實用哺乳經驗 新媽母乳喂養不用愁
新媽媽對對于母乳喂養可是新手,肯定要吸取一下前輩的經驗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21條超實用的哺乳經驗哦。
超實用哺乳經驗21條:
1、不要互相比較。把自己的做法和其他母親的做法相互比較是媽媽們在育兒過程中犯的最大錯誤。每一對媽媽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人的母乳一開始就會很充足,而有些媽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努力才能跟孩子達成“供需”平衡。
2、相信自己。先給自己一段時間(6~8周)來適應自己的哺乳期,不要只嘗試幾天,感覺不順利,就決定放棄。
3、隨時補充水分。準備一個有吸管的水瓶,并時刻裝滿水。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口渴。吸管會讓你喝起水來很方便,即使在哺乳的過程中也可以隨時補充水分。
4、準備個哺乳用的護理枕。專門為媽媽哺乳時設計的護理枕,媽媽們可以在哺乳時放在膝蓋上,把孩子托高到與胸部平齊的高度,可以在哺乳的過程中解放媽媽的手臂,讓哺乳更輕松一些。
5、吸奶器可以幫你解決問題。如果你的乳頭有些內陷,可以用吸奶器吸幾分鐘就能把它們吸出來。也可以自己用10毫升的注射器自制一個拉伸乳頭的工具。方法是準備一個新的10毫升的注射器,取出活塞,用小刀從注射嘴末端截去1。2厘米左右,把活塞從截去面那一側插入,將另一端罩在乳頭上,緊貼著乳暈,輕拉活塞,就可以把乳頭吸出來。這個辦法可以在每次哺乳前使用。
6、就算感冒了也要堅持給孩子喂奶。你的乳汁中含有抗體,能夠防止你把感冒傳染給孩子。必要的時候,可以在母乳的時候帶上口罩。
7、如果孩子看起來沒怎么長,不要過分擔心。對于正常的嬰兒來說,平均每個星期體重增長在110~200克之間,或者每個月至少增長450克。不過,每次量體重最好是用同一個稱,在溫暖的室內,給寶寶脫掉衣物,排便后再稱,這樣得到的體重相對會比較準確。
8、練習在公眾場合喂奶。以后難免會帶著寶寶外出,小嬰兒可不會管什么是公眾場合,什么是私密空間,餓了就會哭的,就要吃。因此提前準備一些必要的裝備,在家里練習一下,等到真的要在公眾場合喂奶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了。可以買個在公共場合喂奶專用的大披肩,然后對著鏡子練習一下,這樣你就會知道人們能看到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了。
9、大便的次數多一些很正常。吃奶充足的嬰兒在出生4天后,每天小便可達6~8次,大便2~3次。1~2個月后,母乳的寶寶可能大便每天只有一次,或者每3~4天才大便一次,甚至還有的寶寶每周才大便一次,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寶寶的體重增長正常,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排便的時候也不感到痛苦,就不用擔心。
10、有粒狀樣的東西是好現象。 如果寶寶的大便里看上去似乎有種子似的顆粒樣的東西,那么你應該好好高興一下。因為這些顆粒是寶寶吸收了充足的母乳后,用不完的殘余后乳,這說明寶寶吸收的營養很好,很充分。
11、如果大便與以往顏色不同,不用擔心。寶寶出生后的最初幾天,糞便是粘稠黑色的胎便,像瀝青一樣,這樣的胎便會持續幾天,直到寶寶的腸胃排空、排凈。媽媽的初乳會加速胎便的排出。然后寶寶的糞便會逐漸變成綠色,直至淺棕色的糞便出現。 所以,在這個期間寶寶的分辨顏色有所變化是正常的。
12、最初可以用棉質的尿布來觀察寶寶的排尿量。使用紙尿褲一般不大容易觀察出寶寶的排尿量,所以最初的幾天可以用棉質的尿布,濕度會比較明顯。你不妨自己做個測試,將兩湯勺的水倒在尿布上,觀察一下濕度,掂一掂重量,然后和寶寶的比較一下,就可以大概知道寶寶的尿量了。
13、搖一搖。放在冰箱里的乳汁會沉淀分離,這是正常現象。所以在給孩子吃之前先搖一搖,你會看到它們就又恢復原樣了。
14、不要擔心奶水的濃度。也許有的時候你會看到自己的奶水很稀,像水一樣,有時候卻很濃稠,白白的。不用擔心,這只是成分不盡相同的“前奶”和“后奶”而已。“前奶”較稀,是給寶寶解渴用的,而“后奶”較稠,熱量高。是維持寶寶成長所必需的“成長奶”。因此一定要讓寶寶吃到“后奶”才行。如果把奶水抽出來放在奶瓶里給寶寶吃,寶寶喝完母乳后,有時候你還會發現瓶底有一些殘渣。別擔心,這是“后奶”殘留的脂肪,不用擔心。
15、新媽媽產后飲食有可能改變乳汁的顏色。如果媽媽吃了大量黃色或者綠色的蔬菜,有可能就會影響到乳汁的顏色。某些藥物或是人工色素也會使乳汁的顏色發生改變,不用大驚小怪。不過,對于哺乳的媽媽,少食用添加了人工色素的東西還是必要的。
16、濕熱會讓乳汁更容易流出。在哺乳前用熱毛巾放在乳房上敷一下,可以加速胸部的血液循環,刺激乳汁快速分泌。不一定要先燒一壺開水,有一個簡單的“制造”熱毛巾的方法,就是把一條濕毛巾放進微波爐里轉一會兒,取出來就可以用了。不過一定要小心,先用手試一下毛巾的溫度,注意不要被燙傷。另外,沖個熱水澡效果也不錯。
17、閱讀會幫助你放松。我們經常會建議媽媽在哺乳的時候要放松,但效果并不好。其實,有些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讓你放松,例如讀書或是做填字游戲。這樣可以有效地分散了注意力,讓媽媽不用再惦記孩子到底吃了多少奶,還要喂多長時間,心情自然就放松了。找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放松就會很容易。
18、邊喂奶邊吸奶。如果你的奶水比較充足,經常是這邊喂著,那邊的奶水已經在在流失,你可以先喂一邊,而用吸奶器同時吸另一邊。這樣可以減少奶水的流失,把多余的奶水儲存起來。或者是當寶寶偏愛一側的乳房,而另一側乳房出奶不夠迅速,總是不受歡迎時,你可以先喂一邊,而用吸奶器同時吸另一邊。 等到另一側乳房有了排奶反應時,再換過來喂。這樣就可以有效改善寶寶總吃一側乳房的“壞習慣”。
19、檢查寶寶的銜乳方式。如果你的乳頭 當我的乳頭頂部出現水平的紅色條紋或者乳頭下方出現臨時的壓凹痕,說明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應該及時糾正。首先要確定寶寶已經吸吮到乳暈,而不是乳頭。寶寶吸吮時,媽媽應該看不到乳頭的底部,只能看到乳暈的外沿,大部分乳暈應該被寶寶含在嘴里。另外,應該沒有乳汁從寶寶嘴角流出,也沒有漬漬的聲音,只有在寶寶吸吮不正確的時候,才會發出這種聲音。
20、判斷寶寶是否在有效吸吮。有幾個辦法,一是可以觀察寶寶在吸吮的時候有沒有“酒窩”(寶寶的面頰有凹陷)出現,如果有,說明吮吸的不好。另一個辦法是觀察寶寶耳朵前面的肌肉是否有動,如果有,說明寶寶正在用整個下顎的力量在全力有效地吸吮。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聽聽寶寶吞咽的聲音。剛出生的寶寶可能要經過5~10次的吸吮才能有一次吞咽的聲音,一旦乳汁充沛后,差不多每1~2次吸吮后就能聽到一次寶寶吞咽的聲音。
21、卷心菜不僅可以吃,還可以鎮痛。如果你的乳房感到腫脹和疼痛,你可以用卷心菜來鎮痛,它們又涼爽又舒適。方法是把卷心菜切開,洗凈,用紙巾隔開,裝進大塑料袋,然后放進冰箱冷藏,用的時候將單個的卷心菜葉塞到胸罩里就行了。
哺乳期應該吃什么東西:五大類營養早就高質量母乳
1、優質的蛋白質:蛋白質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基礎。魚、禽、肉及動物內臟、蛋、奶及豆制品等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
2、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媽媽和寶寶能量的來源。米、面、雜糧、土豆、番薯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哺乳期間要比平日多吃些。
3、適量的脂肪:脂肪不但可以提供能量,還可以提供脂肪酸,參與寶寶的大腦發育。
4、必須的維生素:深綠色,黃紅色蔬菜及水果,可提供維生素A;適當地曬太陽可補充維生素D;瘦肉,蛋,肝,粗糧,蘑菇等可提供維生素B;新鮮水果特別是鮮棗、山楂、獼猴桃等含維生素C豐富。
5、足夠的礦物質:瘦肉、血豆腐、肝等含鐵的食物可預防乳母貧血;牛奶、豆類、芝麻醬等含鈣食物可促進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海帶、紫菜等海產品可以提供碘。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