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寶寶體重過輕的八大壞習慣
白白胖胖一直都是人們描述小寶寶的常用詞,但是卻由于某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寶寶苗條讓爸媽擔心。怎么樣避免體重過輕呢?
你的寶寶體重標準嗎?
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體重為3kg,但出生時體重達2。5 kg就屬正常;5個月體重達到6kg左右;1歲時體重平均為9kg;以后體重增加的規律為:體重(kg)=年齡×2+8。但寶寶存在個體差異,若體重與平均標準有偏差,最好咨詢醫生,以便科學地看待寶寶的健康。
如果寶寶真的達不到標準體重的最低值,也不要慌張。仔細找到癥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八大“罪魁禍首”
單純母乳喂養
一歲以后,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身體發育需求了,單純的母乳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所以要做好母乳、輔食以及其他食物的合理配比。
不定時飲食
寶寶需要有規律的喂哺,等到餓了再喂,寶寶的胃口已經受到了傷害;有時飲食時間延遲過長,也會讓寶寶的胃口沒了知覺。所以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吃飯。
食物選則不當
寶寶的食物沒有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就無法幫助他正常發育。比如說脂肪過低食物;低熱量食物(比如人工甜品);低營養食物(比如垃圾食物,過分加工過的食物)。為此一定要關注食物熱量與營養的均衡搭配。另外,建議多用煮、蒸、燉等以水為介質的方式來烹飪食物。
餐前零食多
吃飯前的零食會讓寶寶的小胃口沒有心情再去品嘗美食,好好調整零食的添加時段:早中餐之間、中晚餐之間、睡覺之前。
水分攝取多
有些寶寶因為喝了太多的液體(牛奶、果汁、水),小肚子再沒有位置放更多的固體食物,營養跟不上,體重自然有差異。
壓抑壞情緒
在吃飯前后,如果發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寶寶游戲不開心,或者被父母責備,或者就餐環境不愜意(凳子不舒服、勺子不好拿)都會影響到他的小胃口。
不良習慣
有的寶寶習慣于邊看電視邊吃飯,或是邊玩邊吃,總要家長追在身邊喂飯,這樣不僅飯吃得少,還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吃飯的環境一定要安靜,盡可能避免外物打擾,便于寶寶安心吃飯。
疾病麻煩多
很多生理疾病都會導致寶寶體重過輕,比如耳部感染、哮喘、消化疾病、新陳代謝紊亂、鐵鋅缺乏、寄生蟲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等,寶寶會表現出饑餓,或者吃得多,但體重還是下降,而且體質虛弱。同時還有一些藥物——比如抗生素,也會損害寶寶的胃口。向醫生咨詢這些問題,找到正確治療方法,保護寶寶的胃口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