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二代”月均花2000 兩歲即步入社交圈(圖)
計劃生育國策實施了30年的今天,第一代獨生子女——“獨一代”開始初為父母,“獨二代”產生了。兩代獨生子女,帶著各自鮮明時代烙印的長處和弱點相遇。4+2+1家庭結構中,剛完成角色轉換的“獨一代”,對孩子的養育,在傳統與現代觀念的沖突下,與父輩陷入馬拉松式的爭吵。與此同時,“獨二代”在獨享親人無限關愛中,兩歲便開始步入父母精心打造的社交圈。
沖突:爭奪養育主導權
“獨一代”對長輩說“不”
“不要隨便給孩子喂零食。”前晚9:00,渝中區大坪支路15號居民樓家中,一歲女孩丫丫的媽媽熊曉梅快步跑到孩子跟前,伸手將孩子口中咬剩半截的餅干拉出。“孩子吃得胖才健康,你都是這樣喂大的。”丫丫外婆賴久會一邊說,一邊又將餅干又遞給外孫女,女兒提高嗓門擋下:“要科學給孩子喂食……”
女兒斷奶夜哭 媽媽狠心不理
一年前,丫丫出生,熊曉梅和李迅兩個獨生子女組建的家庭有了“獨二代”,三代同堂的生活開始。為爭奪丫丫養育方法的主導權,受過高等教育的熊曉梅夫婦經常與父母展開爭論。
“為工作必須給孩子斷母乳時,女兒夜哭,母親進房間要我給孩子喂奶,我指著母親的臉大喊‘出去’!”熊曉梅說,那次是與母親最厲害的一次沖突。“你的心才狠喲。”賴久會丟下話憤憤不平地回到自己房間。
孩子丟給父母 “獨一代”很無奈
在熊曉梅家上演家庭沖突在“獨二代”的家庭中經常看到。“獨一代”將父輩作為孩子帶養的首選。“孩子由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帶,放心些。”渝中區“獨一代”母親BOLO(網名)說,每月房貸以及考慮孩子未來,她和丈夫都得拼命掙錢,只能選擇將孩子丟給父輩,很無奈。
學“育兒經” “獨一代”信賴網絡
分歧和爭論來源觀念的沖突。熊曉梅說,小孩玩耍時被凳子撞上時大哭。外公就會跑過來哄孩子說,“我們打凳凳。”孩子就不哭了,但這會讓寶寶養成“責任轉嫁”的思維習慣,這對孩子成長不利,這些是孩子外公不明白的。
除了看書,熊曉梅的“育兒經”更多依賴網絡學習。孩子出生后,她加入了“重慶媽咪團購血拼QQ群。”在這個“獨一代”為主的群中,只要有媽媽提出問題,另一些有經驗的就會立即告知。這種交流直接讓她們觀念升級。
放養VS主導 學術界觀點迥異
主城“獨一代”父母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夫妻間的爭論也時有發生。
2歲的皮皮逐漸長大,母親周茜認為將來社會競爭更大,必須盡快早教,引導培養孩子。當醫生的孩子父親主張放養型培養,沒必要讓孩子這么小就受累少了童趣。熊曉梅家也發生過如此爭論。
學術界對此持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南京大學社會學系風笑天教授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目前,國內對“獨二代”的系統研究很少。孩子成長要順其自然,過早主導孩子不見得是好事。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王濤博士則認為,“獨二代”大多在0~3歲,還未形成鮮明個性,早教可培養孩子潛能發展,讓孩子先勝一籌。
專家支招
召開家庭會議統一育兒決策
學術爭鳴影響到了家庭對“獨二代”教育模式的爭論。南岸區陽光華庭小區一“獨二代”家庭。外公是醫生,堅持2歲外孫自由發展。爺爺是大學教授,主張孫子背三字經,多學知識打基礎。兩親家撕破臉爭吵時有發生。“獨一代”小夫妻沒有辦法,只好讓孩子一個月跟外公,一個月跟爺爺。
楊家坪一早教培訓中心營銷總監陳竹說,4+2+1的家庭結構對“獨二代”的教育最大問題就是教育方式和觀念不統一,造成寶寶個性不明顯。辦法就是孩子出生時,將父輩雙方召集到一起開家庭會議,明確孩子的教育觀念。孩子父母其中一人扮演決策者,其他人都是決策執行者。
“獨二代”兩歲步入社交圈
五成不懂與人相處
“獨二代”作為6位大人的“掌上明珠”,享受著優越的物質條件。記者走訪主城“獨二代”家庭,“獨二代”月均消費在2000~2500元。
除了開銷的變化,“獨二代”最大特點是頭腦接受信息量大,進入社交圈子時間早。
花銷 外婆每月存200元給外孫
熊曉梅說,他們用于孩子的早教培養的費用月均800元,占孩子月支出的三分之一。兩邊是退休工人的父母會時不時給孩子買奶粉、買衣服,幫他們承擔10%的支出。相比之下,江津周茜的孩子皮皮月均消費在3000元左右。爺爺家每月補貼1000元,外公家出力帶小孩不出錢。
而大渡口齊莉孩子的外公外婆現在正在執行一套計劃,每月為外孫存200元,用于孩子的教育基金。
對于孩子的投資,一些家長顯得很盲目。陳竹說,一位來金寶貝培訓中心的母親,看見一個小孩在用LV奶瓶,馬上就叫意大利的朋友花了1000多人民幣買了一個絕版的LV奶瓶給孩子,“家長的物質攀比是在害孩子”。
聰明 兩歲孩子能用“開心”造句
陳竹記得自己上小學一年級,她用“開”字組詞為“開心”得到老師高度的表揚。前不久,她的兩歲大小孩就對她說,“出去耍很開心”。
“獨一代”母親齊莉也說,她的孩子1歲多時,就能自己打開CD機,放上光盤,按鈕選擇播放,不看后關掉還原,能干得讓一家人驚詫。
風笑天教授分析說,“獨二代”表現出的特點符合社會向前發展的規律。網絡信息時代,傳遞出大量的信息,這些東西進入“獨二代”孩子腦中后,產生效應的結果。
社交 五成寶寶不懂與人相處
調查顯示,“獨二代”兩歲開始進入社交圈。除了在幼兒園與老師和小朋友們交往,還包括和父母一起參加各種親子活動或派對。
“許多‘獨二代’都存在社交問題。”渝中區一知名幼兒園園長說,“據我觀察,小班里50%的孩子不會與其他小朋友和諧相處。”她說,年齡越小的孩子,這一點表現得越明顯。
本報聯合大渝網進行調查,截至發稿時,共有1101人投票,近半人認為,自己的寶寶不太會和人相處。
對于孩子社交等能力的培養,“獨一代”非常看重,很多還特意為孩子打造社交圈。
熊曉梅說,作為工薪階層的他們,為了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專門花了7000元給孩子報了早教班,參加親子活動。孩子現在活潑可愛,小區內的婆婆阿姨喜歡得不得了。
母親周茜說,她參加的媽媽群經常自發組織寶貝社交派對,她都會抽出時間帶著孩子參加,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與其他孩子交流。
專家支招
父母給機會 孩子拿主意
相對上述“獨二代”母親的“有為”,更多的“獨一代”對于孩子社交能力及情商的培養是盲目的。
“孩子2歲時是鏡像期,父母言行,是孩子成長最大的老師。”王濤博士說,小孩與父母的交往,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與其他人的交往。作為“獨二代”父母,要創造機會給孩子交流,樹立孩子自信心,采取理性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另外,父母不能過多地替代小孩做決策,而是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分析,讓孩子自己拍板,這樣這些獨生子女長大后才不會成為沒有主意的一代。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