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說話時期父母需做到“四多”
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對其成長非常有利,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加強他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欲望。寶寶從六個月開始,就咿咿呀呀學語了,這個時候爸媽不妨為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多給寶寶聽和說的機會,為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打下基礎,所以這段時期,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四多”:
一、多聽
寶寶的模仿能力讓他最先記住簡單的字和詞,時機成熟,就能脫口而出。每天可以固定一個時間,把寶寶抱在懷里,一邊和他一起看圖畫書一邊念給他聽。這些規范化、具有韻律且優美的語言會在寶寶的大腦里形成印刻,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滲透,能幫助寶寶逐步建立語言能力。給寶寶念兒歌也要固定幾首,短小易記,朗朗上口。經過多次重復,寶寶的大腦就會建立起一個加工系統,使兒歌變成他的內部語言。講故事和念兒歌時盡量避免嘈雜的環境,嘈雜的聲音會讓寶寶煩躁不安,有時候甚至會害怕,受驚。
二、多看
寶寶的世界充滿了驚奇,所以父母應多帶寶寶出去看看,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調動她們的感知,為開口說話打下基礎。只有多接觸生活里的事物,才能調動寶寶好奇的神經,進一步產生說話的欲望。平日里可以跟寶寶玩看物說話、看圖說話的游戲,這時方法是很重要的,要采用“有問有答式”。首先是“你問他指”。如你問“熊媽媽在哪兒?”,他可以用手指出你說的動物來。而當他熟悉了這些詞匯以及詞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后,你就必須改變問法,“你問他說”。如你問“這是誰呀”,此時還用手指作回答就不靈了,必須讓他說出“熊媽媽”的詞來才行。
三、多動
即做動作學說話,爸媽可以把教孩子說話與做游戲結合在一起。1~2歲寶寶是個小小的運動員,他學會的動作技能不僅多而且明確,如:爬、走、跑、停、跳、攀、拿、扔、滾、要等。做動作學說話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你要用準確的語言“翻譯”他正在做的動作;二是他聽你的指令做動作;三是邊說邊做動作,即做說并行。
四、多交流
寶寶真正開口說話是源于交流的需要,每一次的聲音交流都會讓寶寶的聽覺變敏銳,不管是換尿布、喂奶或洗澡時,都要隨時隨地保持與寶寶說話的習慣。雖然寶寶不會開口講話,但是也會慢慢熟悉這一種交流的模式,產生交流欲望。對寶寶說話時,要伴隨相應的聲調、表情、眼光和手勢,以吸引寶寶的注意。這種早期交流能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為以后真正的語言交流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