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手足抖動是新生兒腦膜炎?
由于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發病時抽搐的表現的確與大孩子不一樣。我們認為,發現新生兒有手足抖動的情況時,既要考慮到屬于“正常”的可能性,也要考慮到存在“疾病”的可能性。這樣,才能避免片面看問題而產生錯誤的判斷。要仔細觀察‘抽搐’的情況和其他伴隨的癥狀、體征,再下結論。
首先要認識新生兒抽搐有自己的特點,新生兒極少會發生全身性的典型抽搐,有時僅僅表現為“閉氣”,即呼吸暫停,面色青紫,或僅僅表現為眼球震顫、雙眼凝視。因此絕對不能用一般抽搐的癥狀、體征來判斷新生兒抽搐癥狀的有或無。其次,新生兒手足不典型的抽搐并不表現為手足的抖動,而是前臂的來回擺動或下肢的踏水車樣動作,或可呈陣發性肌張力增高、雙手握拳屈曲、上肢強直。
未滿月的孩子如果發生抽搐,肯定不會表現出很典型的癥狀,但若手足抖動、翻動身體后抖動得更厲害的情況,正是新生兒手足抖動的典型表現,而不符合典型的抽搐表現,而且這孩子并沒有任何異常的病史。如果只因他是一個新生兒,就說他手足抖動是一種不典型的抽搐,那是缺乏根據的猜測。
當然,高度警惕有不典型的抽搐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讓這種警惕性弄得草木皆兵。
可引起新生兒抽搐的常見病
新生兒的手足抖動不是病,但新生兒的抽搐的確需要引起重視。正如眾多讀者來信所提到的:低血糖、低血鈣、腦膜炎和先天性代謝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新生兒抽搐。下面我們簡要列舉常見的幾種疾病:
1.新生兒手足搐搦癥。這是由于新生兒暫時的生理性甲狀旁腺功能不足,新生兒的腎臟排磷能力低或人工喂養牛奶中含磷高等因素,使血中出現低鈣高磷,導致煩躁不安、肌肉抽搐、發紺、震顫、驚厥等癥狀。癥狀可在初生第一天就發生,但一般多在出生一周左右時發生。給予鈣劑治療有特效。
2.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有手足搐搦、驚厥和喉痙攣等表現。手足搐搦具有特征性:腕部彎曲,手指伸直。發生驚厥時既無發熱,也無其他原因而突然知覺喪失,手足發生節律性抽動,面部肌肉痙攣,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嬰兒有時僅見面部痙攣)。每日可發作1~20次不等,每次發作數秒到半小時左右,不發作時患兒神情正常。喉痙攣使呼吸困難,吸氣拖長發生吼哮,可由于窒息而致死。主要發生在2歲前的嬰幼兒。在給嚴重的手足搐搦癥患兒進行肌肉注射時,有可能誘發喉痙攣,應引起注意。總的說來,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一般見于較大的嬰幼兒和兒童,6個月內的嬰兒很少發生此癥,而且此癥往往伴有睡眠不安、易驚哭、易出汗等神經興奮的癥狀。
3.其他原因的缺鈣引起的手足搐搦癥。①堿中毒時,血中鈣離子濃度下降而發生手足搐搦癥狀。②慢性腎功能不全,腎小管排磷的功能減低,血磷增高而血鈣降低,一旦血鈣濃度極度降低,或因輸入堿性液體使血清pH值上升時,即可出現驚厥或手足搐搦癥狀。
4.電解質紊亂引起的抽搐。①由于輸入枸櫞酸鹽抗凝血液或腹瀉遷延過久,或因為酶的缺乏影響鎂的吸收等使血清鎂濃度降低到1.6毫當量/升以下,可發生低鎂性抽搐,補鈣無效,但注射或口服鎂劑即可控制癥狀。②在治療嬰幼兒脫水酸中毒過程中,因大量補液,血鈉上升、血鉀降低而出現抽搐。
5.新生兒破傷風。新生兒破傷風潛伏期一般4~6天,發病時面肌痙攣,牙關緊閉,形成所謂苦笑面容,吞咽困難,四肢抽搐呈陣發性痙攣,或強直性抽搐呈“角弓反張”,嚴重者喉肌、呼吸肌痙攣而引起窒息,甚至死亡,且多數有發熱。
6.生產性損傷、先天性腦部發育不全、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敗血癥、低血糖、癲癇等引起的抽搐。
疑新生兒抽搐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如上所述,新生兒抽搐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有些還很有風險。因此,對新生兒抽搐要予以足夠的重視。
像本例孩子的手足抖動,具有新生兒手足抖動的典型表現,若無其他疾病的征象,就沒有必要送孩子到醫院看醫生。倘若發現有異常的病史、癥狀或體征,懷疑有疾病存在,就必須立即送孩子到醫院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