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好心媽媽扼殺寶寶創造力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做媽媽的對孩子更是用心良苦,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即便孩子睡著,仍無時不刻擔憂著,事事都想為這寶寶干,素不知這種方式媽媽做得辛苦,還在不知不覺中束縛了寶寶,扼殺了他的創造力,不信?從下面的案例里,也許你會找到自己做壞事的身影!
好心媽媽:天上怎么會有餅干呢?
“媽媽媽媽,天上有好多餅干啊!”小欣星星閃爍著兩眼發現新大陸般指著夜晚的天空書興奮地說。
“什么?!那是星星啊寶寶。”“是餅干,媽媽,我可以不可以吃餅干啊?”
媽媽緊張而一本正經地糾正:“寶寶,那是星星,不是餅干,你是不是想吃餅干了和我刷小招數了?忘記你有蛀牙啦?”
“那可是餅干喲。媽媽……”
在媽媽看來,這是寶寶想吃餅干的小花招,最后兩人就在“星星”和“餅干”中不歡而散,寶寶不樂了。
寶寶心聲:
明明就是星星嘛,五顆星形狀的就像我昨天吃的餅干一樣,可是媽媽為什么一定要說是我要吃餅干才這么說的呢?
小編有話說:
其實這個時候的寶寶對形體的認識并不全面,他們只注重局部,會將身邊的相似事物進行比較,在寶寶眼中,天上的星星和他吃的五角星的餅干是一樣的,所以很好奇餅干怎么在天上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進行引導而不是像上面那位媽媽簡單的將寶寶的動機定義為想吃餅干,可以讓寶寶講講為什么天上掛滿了餅干,在寶寶的描述中講講天上的星星和低下的“星星”的區別,最后可以給寶寶餅干作為鼓勵。
觀察力是寶寶發展創造力的基礎,寶寶“指鹿為馬”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三歲的寶寶甚至有一段“專門與自己作對的時期”,當成游戲似的偏要把黑的說成白的。家長切勿著急,應該學會觀察寶寶的思維,進而進行引導,千萬不要想當然,扼殺了寶寶的創造力。
好心媽媽說:我不讓寶寶做家務
3歲的小叮當仰著小臉,撲閃著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興致勃勃地懇求在洗碗的媽媽:“媽媽,我來幫幫你吧!”“不用啦,小屁孩幫什么幫呀?”媽媽有點不耐煩地拒絕他。最終在小叮當死纏爛打的哀求下,媽媽終于允許小叮當將洗好的碗放回餐桌,小叮當崩塌有多高興了,可就在他拿著碗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碗摔到了地上一地的粉碎。“你看你都說不用了,幫倒忙,越幫越忙……”小叮當委屈極了。
小編有話說: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讓寶寶做家務,但是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不僅能為父母分憂解勞,對他未來的發展也有相當大的幫助。比如可以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練習分類與收納、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參與到家務中,可以先向他示范如何去做,然后和他一起做,最后讓他自己做。家長可以隨時給予指導,但不要太快就插手幫忙。孩子如果想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也不要干涉他,讓他自己發揮。
好心媽媽說:畫畫,可以?不可以!
兩歲的童童剛剛學會拿筆,見什么都要畫上兩筆,尤其是一大片白白的墻壁,多么誘惑啊!唰唰唰!寶寶幾下飛筆指點江山,媽媽在一旁大叫起來:“不要啊——!”寶寶使壞地笑了笑,手里的筆揮動得更快了。轉個身不見,寶寶又在沙發上畫畫了,媽媽又在一旁大叫起來,“上萬元的沙發啊!”寶寶只好放棄了沙發,那就畫衣服吧,媽媽又跑了過來,“我的衣服啊!”……
寶寶與媽媽打成一個游擊戰,最后媽媽筋疲力盡了,寶寶忽然把筆一扔,不畫了,再也不畫了。
寶寶心聲:
昨天還教我拿筆,今天就不肯我畫畫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原來畫筆只有在爸爸媽媽手把手教的時候才能用的,真是不好玩。
小編有話說:
寶寶敏感的心靈很容易受到挫折,他很難判斷哪些地方可以畫畫,哪些地方不可以,如果限制太多,寶寶對畫筆就失去興趣了,潛意識里認為那是“帶著很多規范的畫筆”。那么,該如何引導寶寶正確使用畫筆才能兩全其美呢?
家長對寶寶在墻上畫畫的行為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開朗的孩子或許會偷偷使壞,內向的孩子或許會遭到挫折。建議家長要心平氣和地跟寶寶溝通:“畫在這里不漂亮,咱們先畫在紙上,然后一張張貼到墻上,貼一大片好不好?爸爸和爺爺奶奶看到了一定會表揚寶寶。”
同樣的,對沙發上畫畫的行為也可以進行勸導,轉移寶寶注意力:“寶寶,沙發畫畫不好看的,也是不允許的,不如我們一起來畫張沙發吧,畫完一起坐上去好不好?”這樣,既保護了家具又可以鼓勵寶寶拿起畫筆,兩全其美。
好心媽媽說:打雷時就要做鴕鳥
“噼里啪啦”下雨了,寶寶趕緊躲到媽媽懷抱里,忽然“砰——”地一聲巨響,天空劃過一道霹靂,緊接著夏雷滾滾而來。
媽媽撫摸著寶寶說:“不怕不怕,雷公電母發怒咯,來媽媽這里就好了,媽媽保護你。”
寶寶不時透過媽媽的懷抱往窗外偷偷看一眼,好奇心十分強烈,卻寸步不敢離開媽媽。
以后,但凡打雷下雨,寶寶都要往媽媽懷里鉆,久而久之,媽媽想“甩”開一下寶寶都不行了。可除了這樣,又有什么辦法呢?
寶寶心聲:
雖然不知道打雷閃電是什么,但只要鉆到媽媽懷里就好了,媽媽會保護我。
小編有話說:
下雨天總是給媽媽們制造麻煩,同時也是教寶寶認識自然,提升寶寶勇氣的大好機會。如果因為媽媽過分的保護,從而讓寶寶變成一只受驚的鴕鳥,可不妙了。其實媽媽應該趁著下雨天給寶寶提供探索自然的機會。
“寶寶來,媽媽要下雨了。”媽媽打開花灑,水珠子一串串灑落下來,寶寶看了自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就是下雨,下雨并不可怕。
打雷閃電了怎么辦呢?寶寶要抱緊媽媽的大腿,媽媽不要馬上抱起寶寶,不如模擬一下閃電打雷的聲音吧。“嘭嘭!閃電啦!轟轟!打雷了!……”寶寶很快把打雷閃電當成一個游戲,媽媽進而可以這樣描述:“下雨是天公在澆花,打雷是雷公在洗鍋,閃電是電母在抖衣服。”這樣,就算既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還可以在這些故事里給孩子無限的想象,有助于開發寶寶想象力和創造力。
看了以上幾位好心媽媽干的壞事,各位家長明白了嗎?對于3歲以內的孩子,他們還不知怎么去區分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但是家長可以起到正確的引導,讓寶寶多觀察、多參與到他們周圍的環境中來去發現、創造不一樣的世界。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