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思齊 主任醫師副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兒科
新生兒常見和危重疾病救治、早產兒和危重兒營養支持、重癥監護及高危兒隨訪;兒科各類常見疾病的診治和預防保健;嬰幼兒及兒童營養治療、生長發育及智力行為評估。
醫生介紹
1983年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全英班)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美國兩所著名大學醫療中心深造兩年多。長期在兒科臨床一線工作逾40年,歷任中山一院新生兒科主任、大兒科主任、兒科教研室主任、兒科黨支部書記、兒科學科帶頭人及首席專家,現任中山七院大兒科學科帶頭人、兒科學教研室主任,具有豐富的兒科/新生兒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經驗。在國家級和省級的各種學會和協會擔任多項核心職務,每年國內大型學術會議和國家級繼教班授課講座及會診數十次,參加各種國際會議、與頂 級兒童醫院專家對口交流。主持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多項,在專業核心雜志發表論文百余篇,主編專著5部、副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10部,共50多萬字,擔任8本專業核心期刊雜志的編委。獲“首屆羊城好醫生”“深圳市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
社會職務: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兒科營養支持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委員/學術指導小組成員、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委員兼循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新生兒專委會常委及營養消化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新生兒學組組長/名譽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圍產營養學組組長、廣東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顧問、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中國國家科技獎勵項目評審委員會專家、中華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學科組專家、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營養與代謝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營養學會醫用食品與營養支持分會專家顧問。
詳細»- Q:
- A:
新生兒在康復敗血癥后,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七價肺炎疫苗是一種預防特定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疫苗,對于曾經患有敗血癥的嬰兒,只要當前健康狀況...詳細»
- Q:
- A:
九個月大的寶寶出現腹瀉,可能源于消化不良、腸道感染、食物過敏、腸道菌群失衡或乳糖不耐受。處理時,首先觀察糞便性狀,評估脫水程度,采取合理措施。面對身體的不適...詳細»
- Q:
- A:
四個月寶寶頭破流血后的恢復時間和留疤情況,受傷口大小深度、處理方式、寶寶體質、傷口位置及后續護理這5方面影響。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詳細»
- Q:
- A:
孩子發燒后出現全身密集紅點,典型表現為熱退疹出,符合幼兒急疹特征,由病毒感染引起,屬自限性疾病,通常無需特殊治療,注重日常護理即可,若伴隨其他癥狀或紅點持續...詳細»
- Q:
- A:
寶寶兩個月額頭擦傷,處理時要注意清潔、消毒、避免感染等。以下為您詳細介紹處理方法。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b...詳細»
- Q:
- A:
小孩吃藥后出現不良副作用需引起重視。常見副作用包括胃腸道不適、過敏反應等。嚴重時可能影響肝腎功能,要及時處理。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詳細»
- Q:
- A:
對于出生13天的寶寶,一般不建議捆綁。這涉及到寶寶的身體發育、舒適度、血液循環、骨骼生長和心理發展等多方面因素。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詳細»
- Q:
- A:
寶寶哭時哭后出現雙臂彎曲雙手拳狀,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也可能與神經發育、肌肉緊張、微量元素缺乏、疾病等因素有關。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詳細»
- Q:
- A:
寶寶伸舌吐口水的行為可能與感冒引起的口腔不適、咽喉痛、流涎增多有關,或是發育階段正常現象,也可能是維生素缺乏的表現。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