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思齊 主任醫師副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兒科
新生兒常見和危重疾病救治、早產兒和危重兒營養支持、重癥監護及高危兒隨訪;兒科各類常見疾病的診治和預防保?。粙胗變杭皟和癄I養治療、生長發育及智力行為評估。
醫生介紹
1983年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全英班)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美國兩所著名大學醫療中心深造兩年多。長期在兒科臨床一線工作逾40年,歷任中山一院新生兒科主任、大兒科主任、兒科教研室主任、兒科黨支部書記、兒科學科帶頭人及首席專家,現任中山七院大兒科學科帶頭人、兒科學教研室主任,具有豐富的兒科/新生兒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經驗。在國家級和省級的各種學會和協會擔任多項核心職務,每年國內大型學術會議和國家級繼教班授課講座及會診數十次,參加各種國際會議、與頂 級兒童醫院專家對口交流。主持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多項,在專業核心雜志發表論文百余篇,主編專著5部、副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10部,共50多萬字,擔任8本專業核心期刊雜志的編委。獲“首屆羊城好醫生”“深圳市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
社會職務: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兒科營養支持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委員/學術指導小組成員、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委員兼循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新生兒專委會常委及營養消化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新生兒學組組長/名譽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圍產營養學組組長、廣東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顧問、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中國國家科技獎勵項目評審委員會專家、中華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學科組專家、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營養與代謝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營養學會醫用食品與營養支持分會專家顧問。
詳細»- Q:
- A:
兒童粒細胞缺乏癥的癥狀表現主要有發熱、感染、乏力、黏膜潰瘍、淋巴結腫大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詳細»
- Q:
- A:
一歲半寶寶消化不良,常見癥狀有腹部不適、食欲下降、口腔異常、排便異常和睡眠不佳。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詳細»
- Q:
- A:
小孩子發燒的判斷標準,與測量部位、年齡等有關,包括腋下、口腔、直腸溫度,以及不同年齡段的差異。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詳細»
- Q:
- A:
小兒尿崩癥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心理護理、定期復查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br/>...詳細»
- Q:
- A:
寶寶預防流感的關鍵在于增強免疫力、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病毒源、接種疫苗以及合理膳食。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詳細»
- Q:
- A:
孩子發燒至38.9度,受驚嚇可能是誘因,但更可能是感染等原因導致。需密切觀察,必要時就醫。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br/...詳細»
- Q:
- A:
一歲半的幼兒出現支氣管炎伴咳嗽,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處理時需注意以下幾點:<br/>1.安撫情緒:保持室內空氣濕潤,避免刺激性氣味,幫助孩子舒緩咳嗽。<...詳細»
- Q:
- A:
順產寶寶出生后一直哭,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比如饑餓、尿布濕了、環境不適、受到驚嚇、身體不適等。若哭鬧持續且嚴重,應及時就醫。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詳細»
- Q:
- A:
地圖舌在兒童中較為常見,通常與營養不均衡、消化不良、口腔衛生不佳等因素有關。若情況嚴重或持續不改善,應及時就醫。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詳細»
- Q:
- A:
孩子出現打噴嚏、流鼻涕,但體溫正常,可能是因為過敏性鼻炎或普通感冒。過敏原、病毒感染或環境刺激都可能導致這些癥狀。家長應注意觀察并采取適當措施。面對身體的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