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思齊 主任醫師副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兒科
新生兒常見和危重疾病救治、早產兒和危重兒營養支持、重癥監護及高危兒隨訪;兒科各類常見疾病的診治和預防保健;嬰幼兒及兒童營養治療、生長發育及智力行為評估。
醫生介紹
1983年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全英班)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美國兩所著名大學醫療中心深造兩年多。長期在兒科臨床一線工作逾40年,歷任中山一院新生兒科主任、大兒科主任、兒科教研室主任、兒科黨支部書記、兒科學科帶頭人及首席專家,現任中山七院大兒科學科帶頭人、兒科學教研室主任,具有豐富的兒科/新生兒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經驗。在國家級和省級的各種學會和協會擔任多項核心職務,每年國內大型學術會議和國家級繼教班授課講座及會診數十次,參加各種國際會議、與頂 級兒童醫院專家對口交流。主持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多項,在專業核心雜志發表論文百余篇,主編專著5部、副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10部,共50多萬字,擔任8本專業核心期刊雜志的編委。獲“首屆羊城好醫生”“深圳市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
社會職務: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兒科營養支持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委員/學術指導小組成員、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委員兼循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新生兒專委會常委及營養消化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新生兒學組組長/名譽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圍產營養學組組長、廣東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顧問、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中國國家科技獎勵項目評審委員會專家、中華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學科組專家、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營養與代謝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營養學會醫用食品與營養支持分會專家顧問。
詳細»- Q:
- A:
小兒血管瘤的危害較多,包括影響外觀、易出血、可能壓迫組織、影響器官功能及造成心理影響等,發現后應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詳細»
- Q:
- A:
引起小孩愛睡覺的原因比較多,比如天氣變化,身體因素等等,需要根據具體的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改善。天氣及氣候的變化是會導致容易犯困的,這時候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詳細»
- Q:
- A:
小孩消化吸收好與飲食、運動、睡眠、情緒及腸道菌群等因素相關。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br/>1...詳細»
- Q:
- A: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癥狀通常包括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若癥狀較重,應及時就醫。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詳細»
- Q:
- A:
13歲男孩出現這些癥狀,可能與激素水平變化、局部感染、營養不良、皮膚疾病、內分泌疾病等有關。如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詳細»
- Q:
- A:
在哺乳期患有慢性咽喉炎需要注意平時的用嗓衛生,不要大聲說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咽炎片緩解癥狀或是建議您可以用胖大海羅漢果泡水喝,對于咽喉炎有一定的治療作...詳細»
- Q:
- A:
嬰兒包皮炎復發可能與細菌感染、衛生習慣、包皮過長等因素有關。家長不必過于焦慮,但需要重視并采取適當措施預防和治療。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詳細»
- Q:
- A:
寶寶大便出現黑色東西,可能與飲食、藥物、消化問題、腸道疾病、血液疾病等有關。如果情況持續或伴有其他異常,建議及時就醫。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詳細»
- Q:
- A:
小兒發燒較為常見,引起發燒的原因多樣,如感染、免疫反應等。如果體溫過高或持續不退燒,應及時就醫。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詳細»
- Q:
- A:
你好;多考慮真菌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建議上醫院皮膚科檢查確診針對治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