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民 主任醫師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一科
冠狀動脈的介入診斷與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的防治。
醫生介紹
醫療特長:1982年開始在中山一院工作,1985年使從事介入性心臟病學研究及臨床工作,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及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在本校首先開展經導管介入治療冠心病及風濕性心瓣膜病。熟悉心血管疾病的教學、科研工作。對冠心病、高血壓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肺栓塞、肺血管病、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的常規診治有較高的造詣,擅長冠狀動脈的介入診斷與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的防治。
研究方向: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與輔助循環治療,體外反搏的基礎與臨床,心血管疾病的細胞與分子介入治療的基礎研究,心血管影像學技術的臨床應用和評價。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1982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醫學系,1988.9-1992.6至法國波爾多二大心臟病學DIS進行專科醫師培訓,2004年至美國哈佛大學BID醫學中心訪問學者。
社會兼職: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常委,兼國際學術交流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心血管影像學組成員;中國老年醫學會心血管分會EECP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心血管病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放射介入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六、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心血管影像學組組長;廣東省介入性心臟病協會第二屆委員會副理事長;衛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冠心病介入培訓基地中心主任;衛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冠心病介入)導師及考官;廣東省衛生廳心血管介入診療準入管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現任《中華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中國心血管病研究》、《中國介入性心臟病學雜志》、《廣東醫學》、《嶺南心血管病學雜志》編委。
論著: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專著:參與國內各心血管內科指南及專家共識的編寫。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比如獲獎情況):主持多項科研項目,包括《 EECP干預結合標準治療對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中、遠期療效的影響》、《以提高血流切應力為目標的液壓驅動式新型體外反搏裝置的研制》、《慢性心力衰竭早期預警和失代償期綜合預防的研究》、《心腦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冠心病血運重建后中醫綜合干預的臨床研究》等;《電子束CT無創診斷心血管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開展完全閉塞冠脈再通術》獲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獎勵二等獎。
詳細»- Q:
- A:
低鉀血癥心電圖早期表現主要有U波出現、ST-T段改變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br/>1.U波:在ST-T...詳細»
- Q:
- A:
高血壓患者飲酒存在顯著風險,可能加劇血壓控制難度,增加心血管事件概率。酒精可致血壓短期下降后反彈升高,干擾降壓藥效果,長期過量攝入還可能引發肝臟損害,加重心...詳細»
- Q:
- A:
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需結合病史、癥狀、體征及多項檢查,包括臨床癥狀、體征、血常規、心肌損傷標志物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詳細»
- Q:
- A:
高血壓患者血磷高可能與飲食、腎臟功能、藥物、內分泌疾病、遺傳因素等有關。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br/>1.飲...詳細»
- Q:
- A: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心房失去正常節律,快速且不規律地跳動。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手術等,治療選擇需綜合考慮病情。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詳細»
- Q:
- A:
左前胸疼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肌肉骨骼問題、消化系統疾病及精神心理因素。若疼痛劇烈、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身體...詳細»
- Q:
- A:
半夜突然心跳加速頭暈惡心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如心臟疾病、低血糖、自主神經紊亂、內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如癥狀嚴重或頻繁發作,應及時就醫。若身體出現...詳細»
- Q:
- A:
脂蛋白高的原因較多,可能與遺傳、不良生活方式、疾病、藥物及年齡等因素有關。脂蛋白過高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詳細»
- Q:
- A: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其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心臟疾病、肺部疾病、心臟先天結構異常、藥物影響及其他因素。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詳細»
- Q:
- A:
心臟不舒服伴打嗝,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飲食不當、胃部疾病、心臟本身問題等。若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