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和魁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30余年,對兒童血液(腫瘤)各種復雜、疑難病例的處理具有豐富的經驗。擅長小兒腫瘤(淋巴瘤、橫紋肌肉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腦膠質瘤等)、白血病的診斷與治療,以及其它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等疾病的處理;應用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難治(復發)白血病、惡性腫瘤、重型地中海貧血等疾病。對微生態與兒童疾病有較深入研究。
醫生介紹
兒科中心-小兒腫瘤科主任、醫學博士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1988年畢業于第一軍醫大學軍醫系,獲學士學位; 2000年于第一軍醫大學醫療系畢業,獲兒科學碩士學位;2000年-2003年在復旦大學攻讀遺傳學專業,獲博士學位,從事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現為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兒血液病與造血干細胞移植,承擔國家(1035計劃)和部級(教育部)課題各一項,參與國家(863課題)和省級重點課題各一項,參與省部級科研課題四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在國內外專業刊物發表論文33篇,主編學術專著一部。
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兒科和臨床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病學組成員、中國微生物學會人獸共患病病原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兒童結核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教育學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干細胞治療惡性疾病學組副組長、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血液血管分會常委、廣東優生優育協會兒童免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地貧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華南兒童噬血細胞綜合征會診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小兒血液病學雜志》《發育醫學電子雜志》編委。主持國家和省級多項基金課題研究,國家發明專利2項,主編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39篇,SCI論文6篇。獲得“羊城好醫生” “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
- Q:
- A:
你好!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上治療腹瀉的藥物很多,但其中有些藥物對于機體發育尚不完善的小兒來說則不宜服用。首先要考慮化驗大便,明確診斷是小兒消化...詳細»
- Q:
- A:
你好!綠色的便便是有點消化不良。拉奶瓣,考慮對攝入的脂肪、蛋白質等不能完全消化所致,可以考慮換用水解蛋白奶粉或者母親飲食適當清淡等即可。大人的飲食要特別注意...詳細»
- Q:
- A:
你好!拉肚子考慮與腸道菌群失調,吸收不良綜合癥等疾病有關。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病毒感染,氣候變化,飲食不潔等都會引起。建議吃清淡飲食,多喝口服補液鹽。觀察患兒...詳細»
- Q:
- A:
你好,輪狀病毒預防疫苗效果好。目前對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抗菌素無效,接種輪狀病毒活疫苗是預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該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詳細»
- Q:
- A:
你好!小兒腹瀉是嬰幼兒期的一種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詳細»
- Q:
- A:
你好!嬰幼兒腹瀉,是嬰幼兒期的一種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合理飲食和適當用藥,可縮短病程,很快恢復,則對小兒健康影響...詳細»
- Q:
- A:
觀察寶寶病情,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腹瀉。建議要多喝補液鹽。詳細»
- Q:
- A:
你好!小兒非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于喂養不當,如進食過多、過少、過熱、過涼,突然改變食物品種等引起,也可由于食物過敏、氣候變化、腸道內雙糖酶缺乏引起。感染性腹瀉...詳細»
- Q:
- A:
您好,小兒秋季腹瀉不是馬上要吃藥或者一定要用藥物治療。 建議最好先到醫院檢查大便,如果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寶寶嘔吐、腹瀉次數不多,一般情況良好,沒有明顯的脫...詳細»
- Q:
- A:
你好:腹瀉患兒應注意飲食的配合,總的原則是食用營養豐富、易消化、低油脂的食物。急性腹瀉伴有嘔吐的,如急性胃腸炎,應該禁食一天。病情較輕的患兒可以吃流汁、半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