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北京】由衛生部與世界糖尿病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糖尿病國際論壇”今日在京召開。中國的慢性病還處于快速上升的初期,抓住機遇,及時采取防控措施,就有可能降低慢性病上升的幅度,控制在我們能承受的范圍,否則慢性病將失去控制,造成巨大的社會風險,直接影響到中國醫改目標的實現。因此與會各方呼吁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糖尿病流行所帶來的挑戰。衛生部部長陳竺與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等出席本次會議并講話。
積極控制糖尿病,為可持續發展減負
根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楊文英教授介紹的最新的大中城市患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在進行年齡標準化校正之后已達9.7%,由此推測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達9240萬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發布的預測數據,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05年至2015年中風、糖尿病和心臟病將導致中國的國民收入損失5580億美元(相當于39060億元人民幣)2,這將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潛在威脅。
“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是增加經濟發展后勁、延續‘中國經濟奇跡’,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需要。‘健康中國2020’在戰略研究階段包含五個方面的專題,其中之一的公共政策研究中,慢性病的防控和健康促進研究占有核心的地位,”衛生部長陳竺在講話中指出,“‘健康中國2020’戰略將分三步走,今年開始實施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經確定了未來三年的五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一些具體措施,例如從今年開始要啟動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工作,促進健康知識的普及,包括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體檢、血糖測定等具體措施。”
新醫改為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實現“健康中國2020”的戰略目標,衛生部正在積極探索切實可行、而又具有成本效益的慢性疾病管理模式,“花小錢,省大錢”,把國家投入新醫改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例如已在我國開展了5年的“中國糖尿病管理項目”, 共覆蓋人口四十余萬,管理糖尿病患者五千多人,以大量的實踐數據證明了社區-醫院一體化管理模式可行、有效,且具有顯著成本效益。該項目將國際先進的糖尿病綜合防治策略和中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發展和改革的實際相結合,創造了中國糖尿病管理的最佳范例。同時開創了以社區-醫院一體化系統服務為核心,衛生部、疾控部門、學會、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多部門合作的運行機制。
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我們必須聯合起來關注糖尿病的發展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不僅對于每個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非常關鍵,同時對于一個社會的健康和活力也至關重要。目前,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已與艾滋病相當,縱觀全球,糖尿病的威脅卻面臨忽視與資金投入不足的現狀。如果期望逆轉這一疾病的快速增長,聯合國已經認識到我們必須聯合起來,將關注糖尿病的危害放在優先地位。
世界糖尿病基金會主席安尼.卡布: 應對糖尿病,中國需優先采取行動
鑒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對全人類的威脅,與會專家認為,遏制糖尿病需要全世界聯合起來,制定長期規劃,優先采取改變糖尿病的行動。尤其是像中國這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更應該積極吸取國外的經驗和教訓,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我們需要盡快掌握如何應對這種疾病流行的方法,建立能夠有效應對慢性疾病的醫療衛生系統。我們需要一個模式,在基于社區的慢性疾病門診管理、疾病預防/健康促進和基于醫院的急診和三級護理之間建立一個健康的平衡關系。” 世界糖尿病基金會主席安尼.卡布指出。
企業代表:改變糖尿病是我們的責任
“諾和諾德很榮幸能夠支持本次論壇,作為一家以‘改變糖尿病’為己任的全球領先的制藥企業,諾和諾德一直致力于與政府、社會機構及學術組織緊密合作,為改變中國糖尿病現狀貢獻自己的力量。”諾和諾德公司總裁兼全球首席執行官索文森表示,“在不斷引入新型治療藥品的同時,公司還將繼續積極配合政府和醫學界的行動,加大公眾健康教育的投入,為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