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世界慢性腎臟病患者占世界總人口的十分一,已超過5億人;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超過一億,就是13個中國人里面就有一個慢性腎臟病患者,慢性腎臟病的防治正面臨嚴峻挑戰。
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總患病率為9.3%,每10個成人就有一人患病;而其中1%可能會發展為尿毒癥。慢性腎臟病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率高以及知曉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認知率低的特點。
2001年到2006年,我國血透、腹透,腎移植的患者數量都增加了11%左右。目前全國做血透的腎衰患者約17萬,腹透患者大約4萬,每人每年大概需要花費10萬元,所以每年用在腎衰竭透析方面的花費超過200億。
史偉主任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記者采訪時闡述了關于腎臟病的幾個觀點:
1、目前,中國內地的腎病知曉率還不到9%,慢性腎病發病率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2、臨床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是腎臟疾病高發因素。
3、臨床反映腎臟病的主要指標是血清肌酐值和蛋白尿,腎小球率過濾是最敏感的指標。
4、慢性腎臟病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率高以及知曉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認知率低的特點,導致臨床上腎臟病的高發和低治愈。
廣東省人民醫院世界腎臟病日大型義診活動
義診時間:2011年3月10日上午9:00-12:00 義診地點:廣東省人民醫院門診一樓大廳
慢性腎臟病是由各種腎臟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壓所致腎損害引起的一組常見慢性疾病群。慢性腎臟病早期多沒有明顯癥狀,很易被忽略,患者直到腎功能完全惡化致尿毒癥時才就醫,不過為時已晚。對于腎臟病,要定期檢查,預防為主早期治療。
隨著慢性腎臟病發病率的逐年升高,心與腎二者的關系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可以說受傷的心與腎是一對“難兄難弟”心腦血管系統的問題會直接影響腎臟的健康,而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也會影響自身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和死亡率高的原因相當多,其中慢性腎臟病和蛋白尿本身就是。此外,除了年齡、性別外,吸煙、不良飲食習慣、貧血、營養不良、血糖控制不佳等原因都是腎臟病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腎病綜合征是由于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異常增加、致使大量血漿白蛋白從尿中丟失從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癥候群。除了尿中有大量蛋白外(常常是++++),病人的血漿白蛋白降低,稱作低白蛋白血癥,病人還有高度可凹性浮腫和高脂血癥。
糖尿病腎病最令病人束手無策的是早期無特殊癥狀,僅化驗小便可發現少量蛋白,此時稱為早期糖尿病腎病。但如果忽視了它,糖尿病腎病最后可發展為腎功能衰竭。早期糖尿病腎病還可以治療,但發展到糖尿病腎病則難以好轉。
尿毒癥是指腎功能嚴重減退后有較明顯的含氮代謝產物在血液內潴留,伴有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全身臟器功能受損的臨床綜合征。尿毒癥發展過程雖隱秘,但也有跡可循:乏力,面色蒼黃,浮腫,胃口不佳都是尿毒癥的跡象。
策劃:劉曉
編輯:劉曉
技術:王勇
監制:甘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