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zpeb.net/uploads/UploadFiles/2012-11/2012111714451308.jpg)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游泳項目金牌得主加里·霍爾,曾在身患1型糖尿病而且被醫生斷言無法再參加比賽后,又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得了3枚奧運金牌,成為激勵糖尿病患者的標志性人物。
加里·霍爾與許多糖友一樣,因為對糖尿病不了解,曾經悲觀恐慌過。但他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驅散了疾病帶來的陰霾。正如他鼓勵其他糖友的名言:“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好血糖,同樣可以擁有健康的人生”,他用他的奧運傳奇告訴我們,笑對糖尿病,希望就在自己手中,就在自己身邊!
蟬聯五屆奧運會賽艇項目金牌的知名賽艇選手史蒂夫·雷德格雷夫,曾因患上1型糖尿病一度放棄賽艇比賽,但疾病不能阻止他對賽艇運動的熱愛,有志者事竟成,最終他以糖尿病患者的身份再次奪得奧運會賽艇項目冠軍。
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并不意味著生活的“終結”,而是“有志者事竟成”。在國際體壇,還活躍著不少像史蒂夫·雷德格雷夫這樣的“糖友運動員”,如加拿大賽艇運動員克里斯·賈維斯,美國棒球明星杰森·約翰遜等。他們都用輝煌的成績向世人宣告:1型糖尿病患者,同樣可以挑戰運動極限,實現奧運夢想!
糖友運動時間最好為30~60分鐘
根據不同人的體質,朱延華醫生建議糖友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30~60分鐘,時間太短打不到效果,時間太長則運動量過大強度過大,大腦就會得到需要“大量能量”的信息,機體就會動員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快速產生大量葡萄糖,如果它們沒有被及時消耗掉,血糖就會升高。
強度因人而異 寫運動日記了解自己
運動的強度從心率來說,運動時每分鐘的心跳最好在50%(220-年齡)~70%(220-年齡)。具體的運動量和強度則因人而異,朱延華醫生給糖友們提了個小方法,即寫運動日記。運動日記里記錄自己每周做了什么運動、達到了什么效果、血糖是什么樣的。
糖友運動前要做哪些準備?
朱延華醫生表示,糖友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以低強度熱身運動使肌肉、關 節、心血管系統為運動作好準備。最好花5~10分鐘時間做運動前的熱身,從慢到快。夏季天熱,最好選擇吸汗的棉質襪、舒適的鞋子,最好準備一塊可以擦汗的毛巾。
糖友選擇運動:適合≈喜歡
朱延華醫生認為,糖友最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沒有任何運動放之四海而皆準、適合任何人的。比如說游泳是適合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的,但有些人天生就是旱鴨子,自然這個運動不適合這個人。
糖友運動時要有“精氣神”
“精氣神”這東西咋一聽還真有些玄乎,朱延華醫生告訴小編,每個人參加體育運動獲得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打太極拳可以出一身汗,所謂的“精氣神合一”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運動的時候,如果三心二意效果是很差的。
推薦適合多數糖友的有氧運動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混合運動,對于大多數糖友來說,最好選擇有氧運動。當然也有例外,有些人天生體質較好,適當選擇自己喜歡的強度較高的運動。朱延華醫生推薦,適合大多數糖友的運動有:慢跑、散步、游泳、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等。
怎樣的糖尿病患者不適宜運動?
運動雖然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但卻有一些糖友不宜運動。適當的身體運動對于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改善生活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而不當的運動鍛煉卻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療,甚至加重病情或造成損傷。
糖友運動中易發生低血糖
朱延華醫生認為,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最容易在糖友運動過程中出現。他建議,運動前后要檢測血糖,特別是對于一些血糖不穩定的患者更要嚴格執行,比如游泳冠軍加里霍爾,一天要做15次血糖監控。
1型運動因人而異
1型糖尿病運動強度要有一定的限制,運動量不可盲目過大。對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應該鼓勵其多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
2型運動必不可少
運動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這在醫學界已經達成共識。那么,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制定運動處方,如何堅持合理、科學的運動呢?
糖媽運動要適度
妊娠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允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進行運動,這對病情的恢復很有幫助。但是如果運動稍有不慎可能帶來嚴重后果。